AABB式的成语 (1463个)

101

寂寂无闻

成语拼音:
jì jì wú wén
成语解释:
指毫无声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
成语出处:
清 钱学伦《语新》上卷:“虽与予居不远,几年来寂寂无闻。”
102

炯炯有神

成语拼音:
jiǒng jiǒng yǒu shén
成语解释:
炯炯:明亮的样子。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成语出处:
晋 潘岳《秋兴赋》:“登春台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
103

津津有味

成语拼音:
jīn jīn yǒu wèi
成语解释:
津:口液;唾液;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
成语出处:
明 朱之瑜《朱舜水集 答野节书之十七首》:“佳作愈读愈觉津津有味,可见理胜之文,大胜他人词致美好也。”
104

井井有序

成语拼音:
jǐng jǐng yǒu xù
成语解释:
有条理,有秩序
成语出处:
骆宾基《乡亲——康天刚》:“一切都是井井有序,和往常一样。”
105

井井有绪

成语拼音:
jǐng jǐng yǒu xù
成语解释:
见“井井有序”。
成语出处:
柳青《狠透铁》:“起早贪黑地奔波,饲养上、副业上、保管上,样样项项料理得井井有绪。”
106

斤斤自守

成语拼音:
jīn jīn zì shǒu
成语解释:
斤斤:拘谨的样子。谨小慎微,自求无过。
成语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锦瑟》:“生斤斤自守,不敢少致差(蹉)跌。”
107

空空如也

成语拼音:
kōng kōng rú yě
成语解释:
空空:同“悾悾”;虚心的样子;如:文言虚词;表示“……的样子”。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108

硁硁之愚

成语拼音:
kēng kēng zhī yú
成语解释:
硁硁: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
成语出处: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109

历历可数

成语拼音:
lì lì kě shǔ
成语解释:
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清清楚楚;可以数得出来。
成语出处:
《旧五代史 明宗纪十》:“濮州进重修河堤图,沿河地名,历历可数。”
110

累累如珠

成语拼音:
lěi lěi rú zhū
成语解释:
累累:连接成串。一个紧接一个,就像一串珠子。
成语出处:
《礼记·乐记》:“累累乎端如贯珠。”刘师培《文说》:“师乙论音,累如贯珠。”
111

栗栗危惧

成语拼音:
lì lì wēi jù
成语解释:
栗栗:发抖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
成语出处:
《尚书 汤浩》:“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
112

碌碌无能

成语拼音:
lù lù wú néng
成语解释:
碌碌:平庸、无能的。平平庸庸,没有能力。
成语出处:
宋 吴箕《常说》:“上书昭王,切而不迫;君臣纵谈,观者色变,此岂碌碌无能之人?”
113

碌碌无奇

成语拼音:
lù lù wú qí
成语解释:
平凡,无特殊才能。
成语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毛遂讥众,碌碌无奇。”
114

碌碌无为

成语拼音:
lù lù wú wéi
成语解释:
碌碌:平庸的样子。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成语出处: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21章:“我早就这样想:与其碌碌无为地混这一生,不如壮烈去死!”
115

碌碌无闻

成语拼音:
lù lù wú wén
成语解释:
碌碌:平庸的样子。形容人平平庸庸,没有名望。
成语出处:
宋 秦观《李状元墓铭》:“君以诸生崛兴,名动海内,其视碌碌无闻而殁者,亦可以无憾。”
116

默默无闻

成语拼音:
mò mò wú wén
成语解释: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无声无息;不为人知。
成语出处:
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117

没没无闻

成语拼音:
mò mò wú wén
成语解释:
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
成语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3回:“你我要是见的到此,虽不能和大帅一般威震四海,也不致没没无闻了。”
118

脉脉相通

成语拼音:
mài mài xiāng tōng
成语解释:
血管彼此相通。比喻关系密切
成语出处:
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人间的生活,都在这大机轴中息息相关,脉脉相通。”
119

靡靡之乐

成语拼音:
mí mí zhī lè
成语解释:
同“靡靡之音”。
成语出处:
《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先此声者,其国必削。”《史记·殷本纪》:“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120

靡靡之声

成语拼音:
mí mí zhī shēng
成语解释:
同“靡靡之音”。
成语出处:
《南史·宋纪中·前废帝》:“事毕,将奏靡靡之声。”
* AABB式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