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善字的成语 (172个)

21

瘅恶彰

成语拼音:
dàn è zhāng shàn
成语解释:
瘅:憎恨;彰:表扬。憎恨恶的,表扬
成语出处:
隋·薛道衡《隋唐祖颂》:“瘅恶彰,夷凶靖难。”
22

多谋

成语拼音:
duō móu shàn duàn
成语解释:
多作谋划;于判断。
成语出处:
晋 陆机《辨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断。”
23

多谋

成语拼音:
duō móu shàn lǜ
成语解释:
谋:谋划,策划;虑:思考。富于智谋,又于思考。
成语出处:
清·李渔《凰求凤·画策》:“你是个多谋虑之人,何不替我筹度一番,行了这个方便也好。”
24

多情

成语拼音:
duō qíng shàn gǎn
成语解释: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成语出处:
唐·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多情感自难忘,只有风流共古长。”
25

多钱

成语拼音:
duō qián shàn jiǎ
成语解释:
亦作“多财贾”。谓钱多好作买卖。比喻具备充分条件,则事容易办成。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舞,多钱贾。’”
26

其身

成语拼音:
dú shàn qí shēn
成语解释:
:弄好。原指加强其自身的品德修养。现指只要自己好而不关心别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穷则独其身,达则兼天下。”
27

吾身

成语拼音:
dú shàn wú shēn
成语解释:
同“独其身”。
成语出处:
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我在这高天厚地之中发誓宣明:我只能离群索居,独吾身!”
28

一身

成语拼音:
dú shàn yī shēn
成语解释:
同“独其身”。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新制布裘》诗:“丈夫贵兼济,岂独一身?”
29

点头称

成语拼音:
diǎn tóu chēng shàn
成语解释:
道:说;:好。表示赞同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6回:“陈雚以下众人,都点头称。”
30

达则兼天下

成语拼音:
dá zé jiān shàn tiān xià
成语解释:
达:显贵。得志做了大官,就也把天下治理好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其身,达则兼天下。”
31

遏恶扬

成语拼音:
è è yán shàn
成语解释:
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成语出处:
《周易 大有》:“君子以遏恶扬,顺天休命。”
32

惩恶

成语拼音:
fú shàn chéng è
成语解释:
扶:支持,帮助。帮助良的打击邪恶的
成语出处:
郭沫若《文学与社会》:“使人们明确地辨别是非,把爱与憎的感情深刻化,从而加强团结的力量,而移入扶惩恶的行动。”
33

祸淫

成语拼音:
fú shàn huò yín
成语解释:
指行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成语出处:
《尚书 汤诰》:“天道福祸淫。”孔传:“政,天福之;淫过,天祸之。”
34

攘羭

成语拼音:
fá shàn rǎng yú
成语解释:
:夸耀自己的长处;攘:窃取;羭:肥美的绵羊;攘羭:比喻掠美。夸耀自己,掠人之美
成语出处:
唐·李商隐《为荥阳公桂州谢上表》:“敢伐以攘羭。”
35

足陈

成语拼音:
fá shàn zú chén
成语解释:
:良好成绩;陈:陈述,告诉。情况如常,无可称道
成语出处:
《追求》:“正所谓贱体粗安,乏足陈。”
36

工愁

成语拼音:
gōng chóu shàn bìng
成语解释:
指很容易发愁得病
成语出处:
柳亚子《序》:“君工愁病,顾健饮啖。”
37

光恶不

成语拼音:
guāng è bù shàn
成语解释:
只做恶事,不做
成语出处:
38

改恶从

成语拼音:
gǎi è cóng shàn
成语解释:
改去坏的、错误的;向好的、正确的方向转化。指不做坏事;重新做人。表示坏人或罪犯经过教育改造;有了明显的悔改表现。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 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也。”
39

改恶为

成语拼音:
gǎi è wéi shàn
成语解释:
不再作恶,重新做人。
成语出处:
《礼记·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也。”
40

改恶向

成语拼音:
gǎi è xiàng shàn
成语解释:
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齐天大圣》第四折:“尊上帝好生之德,再休题妄想贪嗔,从今改恶向,朝上帝礼拜三清。”
* 善的成语,带善字的成语,包含善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