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僧衣的诗词(737首)

41 《宿天竺寺,寄灵隐寺僧》 唐·张籍

夜向灵溪息此身,风泉竹露净衣尘。
月明石上堪同宿,那作山南山北人。

42 《郡斋暇日忆庐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韵多叙…出处之意》 唐·白居易

谏诤知无补,迁移分所当。
不堪匡圣主,只合事空王。
龙象投新社,鹓鸾失故行。
沉吟辞北阙,诱引向西方。

43 《寄山僧(时年五十)》 唐·白居易

眼看过半百,早晚扫岩扉。
白首谁能住,青山自不归。
百千万劫障,四十九年非。
会拟抽身去,当风斗擞衣。

44 《送僧》 唐·牟融

梵王生别思,之子事遐征。
烟水浮杯渡,云山只履行。
三生尘梦醒,一锡衲衣轻。
此去家林近,飘飘物外情。

45 《病僧二首》 唐·刘言史

竺国乡程算不回,病中衣锡遍浮埃。
如今汉地诸经本,自过流沙远背来。
空林衰病卧多时,白发从成数寸丝。
西行却过流沙日,枕上寥寥心独知。

46 《送僧游山》 唐·熊孺登

云身自在山山去,何处灵山不是归。
日暮寒林投古寺,雪花飞满水田衣。

47 《杭州天竺、灵隐二寺顷岁亦布衣一游…追思为诗二首》 唐·李绅

翠岩幽谷高低寺,十里松风碧嶂连。
开尽春花芳草涧,遍通秋水月明泉。
石文照日分霞壁,竹影侵云拂暮烟。

48 《送僧择栖游天台二首》 唐·鲍溶

身非居士常多病,心爱空王稍觉闲。
师问寄禅何处所,浙东青翠沃洲山。
金岭雪晴僧独归,水文霞彩衲禅衣。
可怜石室烧香夜,江月对心无是非。

49 《送僧游越》 唐·施肩吾

麻衣年少雪为颜,却笑孤云未是闲。
此去若逢花柳月,栖禅莫向苎罗山。

50 《寄不出院僧》 唐·姚合

不行门外地,斋戒得清真。
长食施来饭,深居锁定身。
朝昏常傍佛,起坐省逢人。
非独心常净,衣无一点尘。

51 《题僧院引泉》 唐·姚合

泉眼高千尺,山僧取得归。
架空横竹引,凿石透渠飞。
洗药溪流浊,浇花雨力微。
朝昏长绕看,护惜似持衣。

52 《送僧归江南》 唐·周贺

洗足北林去,远途今已分。
麻衣行岳色,竹杖带湘云。
饥鼠缘危壁,寒狸出坏坟。
前峰一声磬,此夕不同闻。

53 《赠蛮僧》 唐·郑巢

南海何年过,中林一磬微。
病逢秋雨发,心逐暮潮归。
久卧前山寺,犹逢故国衣。
近来慵步履,石藓满柴扉。

54 《送僧往台岳》 唐·朱庆馀

五城初罢讲,海上忆闲行。
触雪麻衣静,登山竹锡轻。
天寒岳寺出,日晚岛泉清。
坐与幽期遇,何人识此情。

55 《还俗老僧》 唐·杜牧

雪发不长寸,秋寒力更微。
独寻一径叶,犹挈衲残衣。
日暮千峰里,不知何处归。

56 《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时蔡京在坐京曾为僧徒故有第五句》 唐·李商隐

罢执霓旌上醮坛,慢妆娇树水晶盘。
更深欲诉蛾眉敛,衣薄临醒玉艳寒。
白足禅僧思败道,青袍御史拟休官。
虽然同是将军客,不敢公然子细看。

57 《寻僧二首》 唐·赵嘏

台殿参差日堕尘,坞西归去一庵云。
寒泉何处夜深落,声隔半岩疏叶闻。
溪户无人谷鸟飞,石桥横木挂禅衣。
看云日暮倚松立,野水乱鸣僧未归。

58 《寻僧二首》 唐·赵嘏

台殿参差日堕尘,坞西归去一庵云。
寒泉何处夜深落,声隔半岩疏叶闻。
溪户无人谷鸟飞,石桥横木挂禅衣。
看云日暮倚松立,野水乱鸣僧未归。

59 《送僧归新罗》 唐·姚鹄

淼淼万馀里,扁舟发落晖。
沧溟何岁别,白首此时归。
寒暑途中变,人烟岭外稀。
惊天巨鳌斗,蔽日大鹏飞。
雪入行砂屦,云生坐石衣。
汉风深习得,休恨本心违。

60 《送僧归南岳》 唐·项斯

心知衡岳路,不怕去人稀。
船里谁鸣磬,沙头自曝衣。
有家从小别,是寺即言归。
料得逢春住,当禅云满扉。

写景写山

* 关于僧衣的诗词 描写僧衣的诗词 带有僧衣的诗词 包含僧衣的古诗词(73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