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头 (1059个)

901

会心

成语拼音:
huì xīn yī xiào
成语解释:
会心:领悟,领会。领会对方的意思而微笑
成语出处:
鲁迅《通讯》:“使同类者知道也还有谁在袭击古老坚固的堡垒,较之看见浩大而灰色的军容,或者反可以会心笑。”
902

毁于

成语拼音:
huǐ yú yī dàn
成语解释:
旦:天。指得来不易的东西;下子就毁掉了。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下子被毁灭掉。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百年累之,朝毁之。”
903

禁鼎

成语拼音:
jìn dǐng yī luán
成语解释:
御用鼎器中的块肉。比喻珍美之物。
成语出处:
明沈鲤《序》:“嗟乎,斯亦禁鼎脔,尝者可以知其味已。”
904

鹪鹩

成语拼音:
jiāo liáo yī zhī
成语解释:
鹪鹩做窝,只占用根树枝。比喻个安身之处或个工作位置。
成语出处:
《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905

识百

成语拼音:
jiāo yī shí bǎi
成语解释:
形容具有特殊的才能、智慧。
成语出处:
汉·刘向《列女传·母仪》:“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以而识百。”
906

周三

成语拼音:
jìng yī zhōu sān
成语解释:
径:圆的半径;周:圆的周长。即圆的半径与圆的周长比为1:3,比喻两者相差很远
成语出处:
《周髀算经》上卷:“勾股圆方图。”汉 赵爽注:“圆径而周三。”
907

而不可再

成语拼音:
kě yī ér bù kě zài
成语解释:
再:两次或第二次。指只可以做次而不可以做第二次
成语出处:
明·归有光《菎山县倭寇始末书》:“劝借可暂而不可常,可而不可再。”
908

两虎相斗,必有

成语拼音:
liǎng hǔ xiāng dòu,bì yǒu yī shāng
成语解释:
斗:争斗。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必然有方要遭严重损害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909

罗掘

成语拼音:
luó jué yī kōng
成语解释:
罗:用网捕鸟;掘:指挖掘老鼠洞找粮食。用尽切办法,搜括财物殚尽。
成语出处: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30回:“是时宁城已罗掘空,急切不得巨款,没奈何任他所为。”
910

戮力

成语拼音:
lù lì yī xīn
成语解释:
戮力:并力,合力。指齐心协力
成语出处:
清 薛福成《筹洋刍议 边防》:“中国筹边之要,在中外上下戮力心,精求自强之术而勉行之。”
911

良莠不

成语拼音:
liáng yǒu bù yī
成语解释:
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比喻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起。难以区分。同“良莠不齐”。
成语出处:
《清史稿 觉罗满保传》:“闽、浙两省棚民,以种麻靛、造纸、烧灰为业,良莠不。”
912

成语拼音:
liú yī shǒu
成语解释:
保留些本领技能不拿出来
成语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114章:“没有理他的茬儿,也装作没看见他,就是为的留手。”
913

略知

成语拼音:
lüè zhī yī èr
成语解释:
指稍微知道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5回:“我同骆府虽非本家,向有亲谊,他家之事,也略知二。”
914

妙绝

成语拼音:
miào jué yī shí
成语解释:
妙:美妙。指佳妙不是同时人所能及的
成语出处:
宋·周禈《清波杂志》第12卷:“笔墨简远,妙绝时。”
915

眉毛胡子把抓

成语拼音:
méi máo hú zi yī bǎ zhuā
成语解释:
俗语。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
成语出处: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七章:“你们真个胡子眉毛把抓,人人眼里插棒槌。”
916

面目

成语拼音:
miàn mù yī xīn
成语解释:
下子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成语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内山完造作序》:“似乎大抵受着英国的什么人做的《支那人气质》的影响,但到近来,却也有了面目新的结论了。”
917

斠然

成语拼音:
mí rán yī gài
成语解释:
持平致。
成语出处:
918

难乎其难

成语拼音:
nán hū qí nán
成语解释:
非常困难。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25回:“但说到办法,就是难乎其难。”
919

把汗

成语拼音:
niē yī bǎ hàn
成语解释:
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4回:“范訇等在关上,看见督戎追斐豹,慌捏把汗。”
920

为之

成语拼音:
ǒu yī wéi zhī
成语解释: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回。
成语出处:
宋 欧阳修《纵囚论》:“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为之尔。”
* 一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