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品质的成语 (1109个)

101

疑鬼疑神

成语拼音:
yí guǐ yí shén
成语解释:
怀疑有神怪,魔鬼。①形容疑心太重,胡乱猜疑。亦作“疑神疑鬼”、“疑疑鬼”、“疑神见鬼”。②形容事神秘离奇,令难以捉摸。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如今安公子正在个疑鬼疑神的时候,遇见了这等一个神出鬼没的脚色。”
102

掩目捕雀

成语拼音:
yǎn mù bǔ què
成语解释:
遮着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骗自己。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陈琳传》:“谚有‘掩目捕雀’。夫微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大国之事,其可以诈立乎!”
103

英雄本色

成语拼音:
yīng xióng běn sè
成语解释:
英雄:杰出的才。杰出的本来面貌。多指杰出的必然有非凡的行为、举动。
成语出处: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三十四回:“段韶道:‘元帅所言,正是英雄本色,但要用心莫作等闲,挫动锐气。’”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四公子道:‘这才是英雄本色。’”
104

踵事增华

成语拼音:
zhǒng shì zēng huá
成语解释:
踵:追随,继续。继续前的事业,并使更加完善美好。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萧统《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既有之,文亦宜然。”
105

案牍之劳

成语拼音:
àn dú zhī láo
成语解释:
案牍:公文。办理公文事的劳累
成语出处:
唐 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06

按名责实

成语拼音:
àn míng zé shí
成语解释:
按照事名称,要求与实相符。
成语出处:
唐 陆贽《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夫求才贵广,考课贵精。求广在于各举所知,长吏之荐择是也;考精在于按名责实,宰臣之序进是也。”
107

不稼不穑

成语拼音:
bù jià bù sè
成语解释:
稼:播种;穑:收获谷。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成语出处:
《诗经 魏风 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108

碧血丹心

成语拼音:
bì xuè dān xīn
成语解释:
碧血:血化为碧玉;后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丹心:忠心。形容满腔热血;无限忠诚之心。也作“丹心碧血”。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外》:“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109

丁一卯二

成语拼音:
dīng yī mǎo èr
成语解释:
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上接榫头的孔眼。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要说个丁一卯二,不许你差三错四。”
110

伐功矜能

成语拼音:
fá gōng jīn néng
成语解释:
伐、矜:夸耀。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
成语出处:
《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
111

扶正祛邪

成语拼音:
fú zhèng qū xié
成语解释:
祛:去除。扶持正气,去除邪气。现用来指扶持好的事,纠正错误倾向。
成语出处:
傅维康《医药史话·张仲景》:“所以在治疗上就要运用扶正祛邪。”
112

刮垢磨光

成语拼音:
guā gòu mó guāng
成语解释:
刮去污垢,磨出光亮。比喻使事重显光辉。也比喻仔细琢磨。
成语出处:
唐 韩愈《劝学解》:“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113

攻苦食淡

成语拼音:
gōng kǔ shí dàn
成语解释:
攻:做;若: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形容刻苦自励。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淡),其可背哉。”
114

皇天后土

成语拼音:
huáng tiān hòu tǔ
成语解释:
皇天:古代称天;后土:古代称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
成语出处:
《尚书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115

见财起意

成语拼音:
jiàn cái qǐ yì
成语解释:
见了财;顿生歹意。
成语出处:
元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又见了十五贯钱,一时见财起意,杀死丈夫,劫了钱。”
116

斤斤计较

成语拼音:
jīn jīn jì jiào
成语解释:
斤斤:明察细微;引申为琐细。计较细小的事。现比喻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或琐细的小事。
成语出处:
《诗经 周颂 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117

坚贞不屈

成语拼音:
jiān zhēn bù qū
成语解释:
贞:节操。坚定有气节;绝不屈服。
成语出处:
唐 韦应《江州集 睢阳感怀》诗:“甘从锋刃毙,莫夺坚贞志。”
118

牛刀小试

成语拼音:
niú dāo xiǎo shì
成语解释: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身上做试验。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成语出处:
宋 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读遍牙签三万轴,欲来小邑试牛刀。”
119

秋毫之末

成语拼音:
qiū háo zhī mò
成语解释:
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末:末梢;尖端。比喻十分细微的东西。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而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120

数典忘祖

成语拼音:
shǔ diǎn wàng zǔ
成语解释:
数:数说;典:史册。数说着典籍;却忘记了自己祖宗的事。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的原本、根由。现在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成语出处:
《左传 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 人物品质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