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成语 (416个)

101

功不成,名不就

成语拼音:
gōng bù chéng,míng bù jiù
成语解释:
就:成。比喻事情没成功,没有捞到什么好处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若是老爷就是这样做去,到了功不成,名不就的时候,老爷说奴才没有良心……不告诉老爷。”
102

高不辏,低不就

成语拼音:
gāo bù còu,dī bù jiù
成语解释:
就:成。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所以高不辏,低不就,那些做媒的,见这两个老人家难理会,也有好些不耐烦,所以亲事越迟了。”
103

高不成低不就

成语拼音:
gāo bù chéng dī bù jiù
成语解释:
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成语出处:
宋 陈师道《宿柴城》诗:“起倒不供聊应俗,高低莫可只随缘。”
104

官不威,爪牙威

成语拼音:
guān bù wēi,zhǎo yá wēi
成语解释:
爪牙:比喻辅佐的人。指官员未必威风凶悍,手下人则仗势逞威耍狂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2卷:“少不得官不威,爪牙威,做都管,做大叔,走头贴,打驿吏,欺估客,诈乡民,总是这一干人丁。”
105

官不威,牙爪威

成语拼音:
guān bù wēi,yá zhǎo wēi
成语解释:
牙爪:爪牙,比喻辅佐的人。指官员未必威风凶悍,手下人则仗势逞威耍狂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俺也是文齐福不齐,你正是官不威牙爪威。”
106

顾大局,识大体

成语拼音:
gù dà jú,shí dà tǐ
成语解释:
指从整体的利益着想,使不受损害
成语出处: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我们相信,我们的人民是顾大局、识大体、守纪律的。”
107

干打雷不下雨

成语拼音:
gān dǎ léi bù xià yǔ
成语解释:
干:空。比喻空作许诺,不肯实施,不肯给人以实惠
成语出处:
老舍《离婚》:“干打雷不下雨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108

各打五十大板

成语拼音:
gè dǎ wǔ shí dà bǎn
成语解释:
各:各自。给双方同样的待遇或不分清责任,让双方共同承担责任
成语出处:
刘心武《钟鼓楼》第五章:“七姑‘各打五十大板’地尖声评论说:‘这是怎么回子事哟?瞧你们请来的这些个人!’”
109

公道自在人心

成语拼音:
gōng dào zì zài rén xīn
成语解释:
公道:公正的道理;自:自然。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众人心里
成语出处:
陆士谔《续孽海花》第60回:“骑在马上,自言自语道:‘公道自在人心,也不枉我的一番心力了。’”
110

公道总在人心

成语拼音:
gōng dào zǒng zài rén xīn
成语解释:
公道:公正的道理。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众人心里
成语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0回:“人家听了,也只有再三劝慰;说什么公道总在人心。”
111

觥饭不及壶飧

成语拼音:
gōng fàn bù jí hú sūn
成语解释:
丰盛的酒肴没有准备好,不如一壶水泡饭可以解除饥饿。比喻事情很急,不能等待。
成语出处:
《国语·越语下》:“觥饭不及壶飧。今岁晚矣,子将奈何?”
112

贵冠履轻头足

成语拼音:
guì guān lǚ qīng tóu zú
成语解释:
比喻主次或轻重颠倒。
成语出处:
《淮南子·泰族训》:“今重法而弃义,是贵其冠而忘其头足也。”
113

恭敬不如从命

成语拼音:
gōng jìng bù rú cóng mìng
成语解释:
客套话。多用在对方对自己客气,虽不敢当,但不好违命。
成语出处:
宋 赞宁《笋谱 杂说》:“姑闻而后悔,倍怜新妇。故又谚曰:恭敬不如从命,受训莫如从顺。”
114

割鸡焉用牛刀

成语拼音:
gē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
成语解释:
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115

敢怒而不敢言

成语拼音:
gǎn nù ér bù gǎn yán
成语解释:
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指慑于威胁,胸中愤怒不敢吐露。
成语出处:
唐 杜牧《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116

高鸟尽,良弓藏

成语拼音:
gāo niǎo jìn,liáng gōng cáng
成语解释:
比喻功成事定之后,出力的人反而见弃,没有好下场。
成语出处:
《文子 上德》:“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良弓藏,名成功遂身退,天道然也。”
117

国人皆曰可杀

成语拼音:
guó rén jiē yuē kě shā
成语解释:
皆:都;可:能。罪大恶极,全国人民都说他该杀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
118

狗鼠不食汝余

成语拼音:
gǒu shǔ bù shí rǔ yú
成语解释:
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因不复前而叹曰:‘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至山陵,亦竟不临。”
119

弓上弦,刀出鞘

成语拼音:
gōng shàng xián,dāo chū qiào
成语解释:
弦:弓上的牛筋绳子;鞘:装刀剑的套子。弓张上弦,刀拔出鞘。形容做好了战斗准备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1回:“一个个弓上弦,刀出鞘,支更坐夜。”
120

感天地,泣鬼神

成语拼音:
gǎn tiān dì,qì guǐ shén
成语解释:
感:感动;泣:哭泣。感动天地,使鬼神为之哭泣。形容事迹或文艺作品感人至深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7回:“那史册彪炳日月的事业,全是这两眶子不叫人知的暗泪做出来,感天地,泣鬼神,才扶到凌烟阁里,与了俎豆,叫他飨哩。”
* 六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