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的成语 (1028个)

161

弄月

成语拼音:
cháo fēng nòng yuè
成语解释:
嘲:嘲笑;弄:玩赏;、月:泛指各种自然景物。指描写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诗:“咏月嘲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
162

使柁

成语拼音:
chèn fēng shǐ duò
成语解释:
犹看使舵。比喻随机应变或迎合别人行事。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万事足 筵中治妒》:“那没廉耻的,假哭佯啼;你呵卵脬的,不要趁使柁。”
163

宿水

成语拼音:
cān fēng sù shuǐ
成语解释:
形容旅途的辛苦。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挂枝儿 送别》:“纵经营千倍利,不如家里安闲。餐宿水,容颜易变。”
164

问俗

成语拼音:
cǎi fēng wèn sú
成语解释:
:歌谣;俗:俗。采集歌谣,访问
成语出处:
清 俞蛟《梦厂杂著 潮嘉月》:“采问俗,纪载宜详;品翠题红,篇章争丽。”
165

咏月

成语拼音:
cháo fēng yǒng yuè
成语解释:
指描写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成语出处:
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雪弄花草而已。”
166

转舵

成语拼音:
chéng fēng zhuǎn duò
成语解释:
谓顺随情势改变态度。
成语出处:
邹韬奋《萍踪忆语》二一:“投机主义蜊是最善于乘转舵的。”
167

叱嗟

成语拼音:
chì jiē fēng yún
成语解释:
同“叱咤云”。
成语出处:
宋·陆游《锺离真人赞》:“五季之乱,方酣于兵。叱嗟云,卓乎人英。”
168

草靡

成语拼音:
cǎo mí fēng xíng
成语解释:
见“行草偃”。
成语出处:
169

惨雨酸

成语拼音:
cǎn yǔ suān fēng
成语解释:
犹言凄苦雨。指令人伤感的天气。亦以喻不安定的局势。
成语出处: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 英夷就抚》:“军门传箭夜缒城,郦生寸舌能销兵。抽红换白须臾事,惨雨酸顷刻平。”
170

跌宕

成语拼音:
diē dàng fēng liú
成语解释:
潇洒放逸而富有才华情。
成语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续录二》:“诸君子跌宕流,自是佳话。”
171

跌荡

成语拼音:
diē dàng fēng liú
成语解释:
潇洒放逸而富有才华情。同“跌宕流”。
成语出处:
清 余怀《板桥杂记 珠市名妓附见》:“白门娟娟静美,跌荡流,能度曲,善画兰。”
172

当耳旁

成语拼音:
dāng ěr páng fēng
成语解释:
见“当耳边”。当做耳边吹过的。比喻对所听的话不放在心上。
成语出处:
语出汉 赵晔《吴越春秋 吴王寿梦传》:“富贵之於我,如秋之过耳。”
173

吹马耳

成语拼音:
dōng fēng chuī mǎ ěr
成语解释: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
成语出处:
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射马耳。”
174

过耳

成语拼音:
dōng fēng guò ěr
成语解释:
见“东射马耳”。
成语出处:
清·容闳《西学东渐记》:“学生在美国……绝无敬师之礼,对于新监督之训,若东之过耳。”
175

镂月

成语拼音:
diāo fēng lòu yuè
成语解释:
刻意吟弄月。
成语出处:
明·张煌言《梅岭山居诗引》:“是使骚人雕镂月,总是拈花,释子说乘参宗,无非梦草。”
176

弄月

成语拼音:
diào fēng nòng yuè
成语解释:
调弄月。喻男女间的谈情说爱。
成语出处:
元·查德卿《醉太平·春情》曲:“春管弦,夜月秋千,调弄月醉花前。”
177

射马耳

成语拼音:
dōng fēng shè mǎ ěr
成语解释:
射:射出。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成语出处:
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射马耳。”
178

大杀

成语拼音:
dà shā fēng jǐng
成语解释:
破坏兴致的意思
成语出处:
唐·李商隐《杂纂》把“花间喝道”、“月下把火”等列为“杀景”的事情。
179

耳后生

成语拼音:
ěr hòu shēng fēng
成语解释:
像耳后刮一样。形容激烈、迅速运动时耳后根产生的感觉。
成语出处:
《梁书·曹景宗传》:“景宗谓所亲曰:‘我昔日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觉耳后生,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
180

驰草靡

成语拼音:
fēng chí cǎo mǐ
成语解释:
比喻强大的势力能制服一切。同“行草靡”。
成语出处:
唐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敦煌公至盩厔,所过诸县及诸贼界,莫不驰草靡,裹粮卷甲,唯命是从。”
* 风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