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开头的成语 (1311个)

121

冒冒失失

成语拼音:
mào mào shī shī
成语解释:
过分地随便对待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3回:“妹妹,回来见了老太太,别象刚才那样冒冒失失的了。”
122

蒙面丧心

成语拼音:
méng miàn sàng xīn
成语解释:
蒙:包,遮蔽。遮起脸面,不讲良心。比喻厚颜无耻,伤天害理
成语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哄丁》:“你的罪过,朝野俱知,蒙面丧心,还敢入庙!”
123

腼腼腆腆

成语拼音:
miǎn miǎn tiǎn tiǎn
成语解释:
羞愧、不自然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三卷:“翰林腼腼腆腆,冒冒失失进去。”
124

慢慢吞吞

成语拼音:
màn màn tūn tūn
成语解释:
缓慢的样子,动作非常慢,指做事没有效率
成语出处:
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125

慢慢腾腾

成语拼音:
màn màn tēng tēng
成语解释:
形容运动非常缓慢
成语出处:
徐光耀《平原烈火》:“生是你麻痹大意,慢慢腾腾闹的。”
126

毛毛腾腾

成语拼音:
máo máo tēng tēng
成语解释:
形容不沉着,慌里慌张
成语出处: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91回:“见他们毛毛腾腾,北侠看着,有点诧异。”
127

名满天下

成语拼音:
míng mǎn tiān xià
成语解释:
天下闻名。形容名声极大。
成语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白心》:“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
128

默默无声

成语拼音:
mò mò wú shēng
成语解释:
默默:幽寂,没有声音。不声不响,一句话也不说。没有名声,不为人所知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梁孝王世家》:“于是景帝默默无声。”
129

默默无闻

成语拼音:
mò mò wú wén
成语解释: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无声无息;不为人知。
成语出处:
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130

没没无闻

成语拼音:
mò mò wú wén
成语解释:
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
成语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3回:“你我要是见的到此,虽不能和大帅一般威震四海,也不致没没无闻了。”
131

谋谟帷幄

成语拼音:
móu mó wéi wò
成语解释:
犹言运筹帷幄。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会传》:“景王薨于许昌,文王总统六军,会谋谟帷幄。”
132

昧昧无闻

成语拼音:
mèi mèi wú wén
成语解释:
闻:出名。指无声无息,无人知晓
成语出处:
《剪灯余话·长安夜行录》:“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133

漠漠无闻

成语拼音:
mò mò wú wén
成语解释:
闻:出名。指无声无息,无人知晓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55回:“漠漠无闻至于百姓忘其姓名还是好的,还有提其名讳而讪骂及之者。”
134

默默无言

成语拼音:
mò mò wú yán
成语解释:
不声不响,闭口无言。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忧的我神思竭,默默无言;愁的我魂胆丧,兢兢打战。”
135

默默无语

成语拼音:
mò mò wú yǔ
成语解释:
默默:不说话的样子。不声不响,闭口无言
成语出处: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一回:“杨御史见苏御史词色不顺,便默默无语。”
136

马毛蝟磔

成语拼音:
mǎ máo wèi zhé
成语解释:
蝟,同“猬”。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137

蒙昧无知

成语拼音:
méng mèi wú zhī
成语解释:
愚钝糊涂;没有知识;不通事理。
成语出处:
《晋书 阮种传》:“臣诚蒙昧,所以为罪。”
138

名门望族

成语拼音:
míng mén wàng zú
成语解释:
名门:豪门。高贵的、地位显要的家庭或有特权的家族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3回:“即如家嫂,是名门望族,他本族本家进士一大堆,他偏是异样的难讲。”
139

满面羞惭

成语拼音:
mǎn miàn xiū cán
成语解释:
满脸现出了羞愧的表情
成语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8回:“杨再兴满面羞惭,跪在地下。”
140

面面相睹

成语拼音:
miàn miàn xiāng dǔ
成语解释:
同“面面相觑”。
成语出处:
《清平山堂语本·快嘴李翠莲记》:“诸亲九眷面面相睹,无不失惊。”
* M开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