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四的成语 (76个)

41

成语拼音:
méi sān méi sì
成语解释:
,行为不端正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1卷:“还有几个没帮闲的,专一在街上寻些空头事过日子。”
42

成语拼音:
mán sān yuàn sì
成语解释:
事事埋怨
成语出处:
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卷:“‘我堂客总是埋,’谢庆元讲到这里,侧耳听听帐子里已经起的均匀微细的鼾息。”
43

成语拼音:
ná sān bān sì
成语解释:
比喻不服从调派。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倘或那件孔雀褂子襟再烧了窟窿,你去了,谁能以补呢?你倒别和我拿的。”
44

成语拼音:
ná sān piē sì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45

成语拼音:
pà sān pà sì
成语解释:
这也怕,那也怕。比喻顾虑太多,不能做出决定
成语出处: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李昌叫你写,就是说你行,叫你拿主张。你怕干什么。”
46

成语拼音:
piān sān xiàng sì
成语解释:
谓偏向、袒护某方。
成语出处: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30回:“这叫什么话?我们偏啦?”
47

成语拼音:
qiú sān bài sì
成语解释:
到处求人帮忙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妈妈和二哥哥也算不得不尽心的了;花了银钱不算,自己还求的谋干。”
48

成语拼音:
qiān sān chě sì
成语解释:
牵:牵连;扯:拉。牵扯其他的事情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罢,罢,罢。你不能拿了金凤来,不必牵乱嚷。我也不要那凤了。”
49

成语拼音:
quē sān duǎn sì
成语解释:
形容物品残缺不全
成语出处:
50

成语拼音:
qī sān mán sì
成语解释:
一再欺骗隐瞒。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一闻之时,心头火起,大骂尤辰无理,做这等欺的媒人,说骗人家女儿。”
51

成语拼音:
sān péng sì yǒu
成语解释:
泛指各种朋友。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大树坡义虎送亲》:“自有一班无赖子弟,友,和他檠鹰放鹞,驾犬驰马,射猎打生为乐。”
52

拳不敌

成语拼音:
sān quán bù dí sì shǒu
成语解释:
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成语出处: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29回:“人家人多势众,有洋枪洋炮,就凭你们这几个民兵还能顶住?拳敌不过手呀!”
53

成语拼音:
sān qī sì qiè
成语解释:
妻妾众多的意思。
成语出处:
清 李渔《风筝误 逼婚》:“你做状元的人,妾,任凭再娶。”
54

成语拼音:
shuō sān dào sì
成语解释:
道:说。指任意乱说乱讲;惹是生非。
成语出处:
清 崔灏《通俗编 言笑》:“莫学他人不知朝暮,走启蒙乡村,说。”
55

成语拼音:
tuī sān āi sì
成语解释:
推:推诿。形容一再推诿拖延
成语出处:
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几次叫你做个手脚,你总是推,还打官话。”
56

成语拼音:
tiāo sān bō sì
成语解释:
见“挑”。
成语出处:
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卷:“这家伙在挑,我去闯破她不呢?”
57

成语拼音:
tuī sān dàng sì
成语解释:
推:推诿;宕:拖延。形容一再推诿拖延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原来仓樵欠了米店两个月的米账,没钱还他,那店伙天天来讨,总是推,那讨账人发了急,所以就吵了起来。”
58

成语拼音:
tiāo sān huō sì
成语解释:
谓挑拨是非。
成语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7回:“我们这个搅家不良,挑,丈二长的舌头,谁家着的他罢?”
59

成语拼音:
tiāo sān jiǎn sì
成语解释:
形容过分地挑剔。也指对工作或事物再挑选。
成语出处:
徐特立《让革命的红旗世代相传》:“他们一旦了解了过去的痛苦,就会懂得今天我们对工作挑是多么不对!”
60

成语拼音:
tiāo sān jiǎn sì
成语解释:
见“挑”。
成语出处:
金近《穿花裙的狼》:“你这孩子,没有你弟弟乖,挑的。”
* 关于三四的成语 形容三四的成语 描述三四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