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分的成语 (93个)

41

以伪乱真

成语拼音:
yǐ wěi luàn zhēn
成语解释:
把假的混在真的里面,使真假
成语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汉书·王莽赞》云:‘紫色蛙声,馀闰位。’谓以伪乱真耳!”
42

差上下

成语拼音:
bù chā shàng xià
成语解释:
高下,差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一般是鲜花嫩柳,与众姊妹差上下。”
43

工力悉敌

成语拼音:
gōng lì xī dí
成语解释:
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的功夫、力量;相上下。多指艺术方面的造诣高低。
成语出处: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及闻其评,曰:‘二诗工力悉敌。’”
44

力均势敌

成语拼音:
lì jūn shì dí
成语解释:
双方力量相等,高低。
成语出处:
《尹文子》:“两智能相使,两贤能相临,两辨能相屈。力均势敌故力。”
45

帷薄

成语拼音:
wéi bó bù xiū
成语解释:
帐薄:帐幔和帘子,古代用以障隔内外;修:整饬。男女,内外杂沓。指家庭生活淫乱。
成语出处:
西汉 贾谊《新书 阶级》:“坐污秽男女无别者,谓污秽,曰:‘帷薄修。’”
46

并驾齐驱

成语拼音:
bìng jià qí qū
成语解释:
并驾:几匹马并排拉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指并排套着几匹马一齐快跑。形容齐步前进;先后;也可指力量、水平、才能、程度等相上下。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附会》:“是以驷牡异力,而六辔如琴;并驾齐驱,而一毂统福。”
47

并辔齐驱

成语拼音:
bìng pèi qí qū
成语解释:
辔:驾驭牲口的缰绳;齐驱:一齐快跑。几匹马并排拉着车一齐奔跑。比喻齐头并进,前后高低
成语出处:
郭沫若《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墨家差多完全扬弃了神鬼的尊崇,而和名家并辔齐驱地突入于辨论的明察与客观世界的解剖。”
48

舍昼夜

成语拼音:
bù shě zhòu yè
成语解释:
舍:放弃。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成语出处:
春秋 孔子《论语 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舍昼夜。”
49

吃大锅饭

成语拼音:
chī dà guō fàn
成语解释:
比喻企业论盈亏,个人勤懒,全由国家包干的办法
成语出处: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五回:“或是大家女儿,又说是吃大锅饭的儿女,知民间疾苦,那晓得撑持家事?”
50

冠履倒施

成语拼音:
guān lǚ dào shī
成语解释:
冠:帽子;履:鞋子。比喻上下颠倒,尊卑
成语出处:
明·李贽《序》:“盖自宋室竞,冠履倒施,大贤处下,肖处上。”
51

冠履倒置

成语拼音:
guān lǚ dào zhì
成语解释: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
成语出处: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第22卷:“明宗之于强藩已多所包容,能制驭矣。至石晋尤甚,几有冠履倒置之势。”
52

黑家白日

成语拼音:
hēi jiā bái rì
成语解释:
昼夜,整天整夜。
成语出处:
《红楼梦》第三八回:“贾母笑道:‘明日叫你黑家白日跟着我,我倒常笑笑儿,也许你回屋里去。’”
53

连朝接夕

成语拼音:
lián zhāo jiē xī
成语解释:
朝:早晨;夕:晚上。早晨接晚上,白天黑夜地连续干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劳心灵,役声气,连朝接夕,自知其苦,非魔而何?”
54

没斤没两

成语拼音:
méi jīn méi liǎng
成语解释:
没有大小、份量。指人做事轻重
成语出处:
55

摸棱两可

成语拼音:
mō léng liǎng kě
成语解释:
握持棱角,两端皆可。比喻遇事决断可否,是非
成语出处:
《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
56

没里没外

成语拼音:
méi lǐ méi wài
成语解释:
里外,指说话做事场合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若一味只管没里没外,与大人争光,凭他生的怎样,也是该打死的。”
57

没上没下

成语拼音:
méi shàng méi xià
成语解释:
尊卑长幼,没有礼貌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6回:“再者也没刚柔,有时见了我们,喜欢时没上没下,大家乱顽一阵;喜欢各自走了,他也理人。”
58

权钧力齐

成语拼音:
quán jūn lì qí
成语解释:
权:权势;钧:通“均”,平均。双方权势力量相当,高低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窦融传》:“河西斗绝在羌胡中,同心戮力则能自守;权钧力齐,复无以相率。”
59

司马称好

成语拼音:
sī mǎ chēng hǎo
成语解释:
五代李瀚《蒙求》诗:“司马称好。”徐子光集注:“(后汉司马徽)口谈人之短。与人语,莫问好恶,皆言好。有乡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闻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后因以喻指老好人是非,事理
成语出处:
五代·李瀚《蒙求》诗:“司马称好。”徐子光集注:“(后汉司马徽)口谈人之短。与人语,莫问好恶,皆言好。有乡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闻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
60

事无大小

成语拼音:
shì wú dà xiǎo
成语解释:
事情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
成语出处:
《文选 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五:“委萧瑀以庶政,事无大小,莫关掌。”
* 关于不分的成语 形容不分的成语 描述不分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