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东西西的成语 (635个)
-
281
狗彘不食汝余
- 成语拼音:
- gǒu zhì bù shí rǔ yú
- 成语解释:
- 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 成语出处:
- 《明史·李任传》:“汝为大将,不能杀贼,反为贼用,狗彘不食汝余。”
-
282
公诸同好
- 成语拼音:
- gōng zhū tóng hào
- 成语解释:
- 公:公开;诸:“之于”的合音;同好:爱好相同的人。拿出自己喜爱的东西同爱好相同的人一起欣赏。
- 成语出处:
- 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定仁义之度,成一家之言,虽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传之于同好。”
-
283
和璧隋珠
- 成语拼音:
- hé bì suí zhū
- 成语解释:
- 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 成语出处: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解老》:“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
284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 成语拼音:
- huò cóng kǒu chū,bìng cóng kǒu rù
- 成语解释:
- 祸:灾祸。说话不小心就会招来灾祸,吃错东西就会生病
- 成语出处: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71卷:“谚有‘祸从口出,病从口入’,甚好。”
-
285
祸从口出,患从口入
- 成语拼音:
- huò cóng kǒu chū,huàn cóng kǒu rù
- 成语解释:
- 指说错了话要惹祸,吃错了东西要生病。后多以强调言语必须谨慎。
- 成语出处:
- 《周易·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孔颍达疏:“先儒云:祸从口出,患从口入。”
-
286
荟萃一堂
- 成语拼音:
- huì cuì yī táng
- 成语解释:
- 荟萃:草木繁茂,引申为杰出人物或精美东西的聚集;一堂:指在一个厅堂里。形容难逢的盛会。
- 成语出处:
-
287
化腐朽为神奇
- 成语拼音:
- huà fǔ xiǔ wéi shén qí
- 成语解释:
- 神奇:神妙奇特的东西。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变无用为有用。
- 成语出处:
- 《庄子 知北游》:“腐朽复化为神奇。”
-
288
鸿飞雪爪
- 成语拼音:
- hóng fēi xuě zhǎo
- 成语解释:
-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鸿飞那复计东西。”后因用“鸿飞雪爪”谓世事变易。
- 成语出处:
-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鸿飞那复计东西。”
-
289
狐埋狐搰
- 成语拼音:
- hú mái hú hú
- 成语解释:
- 搰:挖掘。狐性多疑,刚把东西埋下,又把挖出来看看。比喻疑虑过多,不能成事。
- 成语出处:
- 《国语 吴语》:“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
-
290
海纳百川
- 成语拼音:
- hǎi nà bǎi chuān
- 成语解释:
- 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 成语出处:
-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
291
琥珀拾芥
- 成语拼音:
- hǔ pò shí jiè
- 成语解释:
- 琥珀:植物化石;芥:小东西。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 成语出处:
- 《周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唐·孔颖达疏:“亦有异类相感者,若磁石引针,琥珀拾芥。”
-
292
和盘托出
- 成语拼音:
- hé pán tuō chū
- 成语解释:
- 和:连同。(端东西时)连盘子全部拿出来。后比喻毫不隐瞒;全部说出。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饭罢,田氏将庄子所著《南华真经》及老子《道德》五千言,和盘托出献与王孙。”
-
293
合浦珠还
- 成语拼音:
- hé pǔ zhū huán
- 成语解释: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循吏传 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
294
户枢不蠹
- 成语拼音:
- hù shū bù dù
- 成语解释:
- 枢:门上的转轴;蠹:蛀。指门的转轴;不会被虫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 成语出处: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
295
和隋之珍
- 成语拼音:
- hé suí zhī zhēn
- 成语解释:
- 和:和氏璧;隋:隋侯珠。形容极为难得的东西
- 成语出处:
- 汉·班固《答宾戏》:“先贱而后贵者,和隋之珍也。”
-
296
互通有无
- 成语拼音:
- hù tōng yǒu wú
- 成语解释:
-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 成语出处:
- 唐 韩愈《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
-
297
横行天下
- 成语拼音:
- héng xíng tiān xià
- 成语解释:
- 横行:纵横驰骋,毫无阻挡。形容遍行天下,有受阻碍。亦形容东征西战,到处称强,没有敌手。
- 成语出处:
- 《荀子·修身》:“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
-
298
虎咽狼餐
- 成语拼音:
- hǔ yàn láng cān
- 成语解释:
- 咽:吞。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成语出处:
- 元·无名氏《耍孩儿·拘刷行院》:“虎咽狼餐胜似趁熟,酄得十分透。”
-
299
虎咽狼吞
- 成语拼音:
- hǔ yàn láng tūn
- 成语解释:
- 咽:吞。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成语出处: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2回:“你看八戒放开食嗓,真个是虎咽狼吞,将一笑果菜之类,吃得罄尽。”
-
300
毁于一旦
- 成语拼音:
- huǐ yú yī dàn
- 成语解释:
- 一旦:一天。指得来不易的东西;一下子就毁掉了。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百年累之,一朝毁之。”
* 关于东东西西的成语 形容东东西西的成语 描述东东西西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