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东西西的成语 (635个)
-
501
投鼠忌器
- 成语拼音:
- tóu shǔ jì qì
- 成语解释:
- 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老鼠旁边的器物。比喻想打击坏人而又有所顾忌。
- 成语出处:
- 汉 贾谊《治安策》:“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喻也。鼠近于器,尚惮不投,恐伤其器,况于贵臣之近主乎!”
-
502
抟沙弄汞
- 成语拼音:
- tuán shā nòng gǒng
- 成语解释:
- 抟: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团;汞:水银。比喻白费力气、无法管束
- 成语出处: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5回:“这泼猴枉自也拿他不住;就拿住他,也似抟沙弄汞,捉影捕气。”
-
503
投桃报李
- 成语拼音:
- tóu táo bào lǐ
- 成语解释:
-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 成语出处:
- 《诗经 大雅 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
504
坛坛罐罐
- 成语拼音:
- tán tán guàn guàn
- 成语解释:
- 坛:一种口小肚子大的陶器;罐:盛东西用的大口陶瓷器皿。形容旧有的条条框框或规矩等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敌人进攻时,对付的办法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先发制人’,‘不打烂坛坛罐罐’,‘不丧失寸土’,‘六路分兵’。”
-
505
贪天之功以为己力
- 成语拼音:
- tān tiān zhī gōng yǐ wéi jǐ lì
- 成语解释:
- 贪: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把自然成功的事作为自己的功劳。现指攘夺他人的功劳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
506
贪天之功以为己有
- 成语拼音:
- tān tiān zhī gōng yǐ wéi jǐ yǒu
- 成语解释:
- 贪: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把自然成功的事作为自己的功劳。现指攘夺他人的功劳
- 成语出处:
- 宋·王禹偁《霍光论》:“然则光贪天之功以为己有,与夫日僤之割爱,邴吉之让位,德不侔矣。”
-
507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成语拼音:
- tà pò tiě xié wú mì chù,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u
- 成语解释:
- 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满将大门闭了,两个促膝细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508
瓦查尿溺
- 成语拼音:
- wǎ chá niào nì
- 成语解释:
- 碎瓦和小便。指极微贱污秽的东西。语出《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在乎?’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
- 成语出处:
- 语出《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在乎?’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尿溺。
-
509
微察秋毫
- 成语拼音:
- wēi chá qiū háo
- 成语解释:
- 形容极细小的东西都看得很清楚。
- 成语出处:
- 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夫照镜子见眸子,微察秋毫,明照晦冥。”
-
510
物腐虫生
- 成语拼音:
- wù fǔ chóng shēng
- 成语解释:
- 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比喻祸患的发生,总有内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别人才能乘机打击。
- 成语出处:
- 宋 苏轼《范增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
511
物归原主
- 成语拼音:
- wù guī yuán zhǔ
- 成语解释:
- 把东西归还原来的主人。
- 成语出处: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他不生儿女,就过继着你家儿子,承领了这家私,物归旧主,岂非天意。”
-
512
温故知新
- 成语拼音:
- wēn gù zhī xīn
- 成语解释:
- 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体会和发现新的东西。形容回顾过去;认识现实。温:温习;故:旧的。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513
无坚不摧
- 成语拼音:
- wú jiān bù cuī
- 成语解释:
- 形容力量非常强大;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能摧毁。
- 成语出处:
- 《旧唐书 孔巢文传》:“(田)乃就宴,悦酒酣,自矜其骑射之艺,拳略之勇,因曰:‘若蒙见用,无坚不摧。’”
-
514
乌焦巴弓
- 成语拼音:
- wū jiāo bā gōng
- 成语解释:
- 乌:黑色;焦:火力过猛,使东西烧成炭样。原是《百家姓》中的四个姓氏。比喻烧得墨黑。
- 成语出处:
- 蔡东藩《民国演义》第五回:“良弼正要进门,猛听得一声怪响,不禁却顾,可巧弹落脚旁,把左足轰得乌焦巴弓,呼痛未终,已是晕倒。”
-
515
无噍类
- 成语拼音:
- wú jiào lèi
- 成语解释:
- 噍类:咬东西的动物,指活人。比喻没有一个人生存
- 成语出处:
- 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尝攻襄城,襄城无噍类,所过无不残灭。”
-
516
物尽其用
- 成语拼音:
- wù jìn qí yòng
- 成语解释:
- 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
- 成语出处:
- 马烽《典型事例》:“这倒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两全其美。”
-
517
瓦解星飞
- 成语拼音:
- wǎ jiě xīng fēi
- 成语解释:
- 如瓦破碎,如星飞散。比喻人心涣散,各奔东西
- 成语出处:
- 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二折:“平地风波二千尺,一家儿瓦解星飞。”
-
518
瓦解星散
- 成语拼音:
- wǎ jiě xīng sàn
- 成语解释:
- 像瓦片破裂,像星星飞散。比喻家人离散,各奔东西。亦作“瓦解星飞”。
- 成语出处:
- 宋·司马光《义勇第五札子》:“殊不知彼皆队舞聚戏之类,若闻胡寇之来,则瓦解星散不知所之矣。”
-
519
瓦解云散
- 成语拼音:
- wǎ jiě yún sàn
- 成语解释:
- 像瓦器破碎,云彩四散。比喻群体溃散,各奔东西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故其见敌则遂利,如鸟之集;其困败,则瓦解云散矣。”
-
520
无价之宝
- 成语拼音:
- wú jià zhī bǎo
- 成语解释:
- 无法估量价格的宝贝。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 成语出处:
- 元 王实甫《丽春堂》:“我这珠衣是无价之宝哩。”
* 关于东东西西的成语 形容东东西西的成语 描述东东西西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