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习惯的成语 (92个)

81

山河易改,本性难移

成语拼音:
shān hé yì gǎi,běn xìng nán yí
成语解释:
成性,很难改变。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可不的山河易改,本性难移。”
82

水土不服

成语拼音:
shuǐ tǔ bù fú
成语解释:
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不能适应。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说军士水土不服,权且罢兵。”
83

水土不伏

成语拼音:
shuǐ tǔ bù fú
成语解释:
水土:指地方,引申为自然环境。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不能适应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大抵此症,起于饮食失调,兼之水土不伏,食积于小腹之中,凝滞不消,遂至生热,升至胸中,便觉饥饿。”
84

随乡入乡

成语拼音:
suí xiāng rù xiāng
成语解释:
到一个地方就按照这一个地方的风俗生活。也比喻到什么地方都能适应。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山木》:“入其俗,从其令。”
85

拖拖拉拉

成语拼音:
tuō tuō lā lā
成语解释:
宽松摇曳的样子。借指以拖延为特征的行动、或性格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此时初秋天气,身上穿一件大袖子三尺八寸长的浅蓝竹布衫,拖拖拉拉,底下已遮过膝盖。”
86

未能免俗

成语拼音:
wèi néng miǎn sú
成语解释:
没能够摆脱开自己不以为然的风俗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87

纤尘不染

成语拼音:
xiān chén bù rǎn
成语解释:
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成语出处: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萨在乾土山中经行,土不著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著佛身。”宋·张耒《腊月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88

移风革俗

成语拼音:
yí fēng gé sú
成语解释:
改变旧的风俗。同“移风易俗”。
成语出处:
《魏书 高闾传》:“移风革俗,天保载定。”
89

移风改俗

成语拼音:
yí fēng gǎi sú
成语解释:
改变旧的风俗。同“移风易俗”。
成语出处:
《宋书 乐志一》:“移风改俗,致和乐之极。”
90

移风易尚

成语拼音:
yí fēng yì shàng
成语解释:
改变旧的风俗。同“移风易俗”。
成语出处:
明 刘基《〈苏平仲文集〉序》:“移风易尚之机,实肇于此。”
91

一仍旧贯

成语拼音:
yī réng jiù guàn
成语解释:
一:都,全;仍:因袭,依照;贯:的办法。执照老规矩办事,没有丝毫改变。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
92

争天抗俗

成语拼音:
zhēng tiān kàng sú
成语解释:
与大自然斗争,同落后的风俗抗衡
成语出处:
* 关于习惯的成语 形容习惯的成语 描述习惯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