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手动的成语 (71个)

21

舞足蹈

成语拼音:
shǒu wǔ zú dǎo
成语解释:
蹈:跳。两;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乐则生矣,全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之舞之。”
22

先发制人

成语拼音:
xiān fā zhì rén
成语解释:
发:开始行;制:制服。指争取主;先来制服对方。现泛指先下争取主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23

莫措

成语拼音:
mò cuò shǒu zú
成语解释:
措:安放。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慌张,或无法应付
成语出处:
《明史·杨守随传》:“天下嗷嗷,莫措足。”
24

先下为强,后下遭殃

成语拼音:
xiān xià shǒu wéi qiáng,hòu xià shǒu zāo yāng
成语解释:
指先于别人行,可以取得优势,迟于别人就会遭遇祸殃
成语出处:
张恨水《啼笑姻缘》第13回:“得,就是这样办,这叫先下为强,后下遭殃。”
25

眼尖

成语拼音:
yǎn jiān shǒu kuài
成语解释:
眼力好,作快。
成语出处:
沈从文《阿金》:“地保眼尖快,隔桌子一把阿金捞着。”
26

急眼快

成语拼音:
shǒu jí yǎn kuài
成语解释:
形容作机警,快眼快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原来悟空疾眼快,正在那混乱之时,……赶在哪吒脑后,着左膊上一棒打来。”
27

足无措

成语拼音:
shǒu zú wú cuò
成语解释:
措:安放。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慌张;或无法应付。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足。”
28

眼明

成语拼音:
yǎn míng shǒu jié
成语解释:
看得准,下快。形容人反应快,作敏捷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想起俺少时节眼明捷,体快身轻;到如今老了也腰曲头低。”
29

画圆,左画方

成语拼音:
yòu shǒu huà yuán,zuǒ shǒu huà fāng
成语解释:
比喻用心不专,什么事也办不成。也形容心思聪明,作敏捷。
成语出处:
《韩非子 功名》:“右画圆,左画方,不能两成。”
30

画脚

成语拼音:
zhǐ shǒu huà jiǎo
成语解释:
指说话时做出各种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2回:“只见宝玉跑至围屏灯前,指画脚,信口批评。”
31

后发制人

成语拼音:
hòu fā zhì rén
成语解释:
发:发;制:控制、制服。指先让对方;抓住其弱点之后;再一举反击以战胜对方。指后发制服人的措施。
成语出处:
荀况《荀子 议兵》:“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32

楞脚

成语拼音:
lèng shǒu lèng jiǎo
成语解释:
形容作鲁莽
成语出处:
梁斌《红旗谱》:“她怕他,那家伙楞楞脚,什么事都会干得出来。”
33

蹑脚

成语拼音:
niè shǒu niè jiǎo
成语解释:
蹑:放轻脚步。形容作很轻;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随。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周瑞家的会意,忙着蹑蹑脚的往东边屋里来,只见奶奶拍着大姐儿睡觉呢。”
34

拍脚

成语拼音:
pāi shǒu pāi jiǎo
成语解释:
形容人极其喜悦,兴奋时的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14回:“贾子猷更拍拍脚的说道:‘……几时才能够到上海去逛一趟,见见什面,才不负此一生呢?’”
35

起刀落

成语拼音:
shǒu qǐ dāo luò
成语解释:
一提起,刀就落下。形容用刀作的迅速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9回:“武松道:‘原来恁地,却饶你不得。’起刀落,也把这人杀了。”
36

累足

成语拼音:
zhòng shǒu lèi zú
成语解释:
相重,两足相迭,不敢有所举。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
成语出处:
宋·王安石《广西转运使李君墓志铭》:“故所在豪人猾吏,重累足,以终君去,不敢有所触。”
37

笨脚

成语拼音:
bèn shǒu bèn jiǎo
成语解释:
形容作不灵活
成语出处: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24回:“才是笨笨脚,无啥人来搭耐装烟。”
38

大脚

成语拼音:
dà shǒu dà jiǎo
成语解释:
①形容对财物毫不吝惜;没有节制地随便花费。②指行鲁莽。③指身体强壮。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成年家大大脚的,替太太不知背地里赔垫了多少东西。”
39

慌脚

成语拼音:
huāng shǒu huāng jiǎo
成语解释:
作忙乱。形容慌张失措的样子。也作“慌忙脚”。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这时候我看着也是吓的慌慌脚的了。”
40

临渴掘井

成语拼音:
lín kě jué jǐng
成语解释:
临:到;掘:挖。口渴了才去挖井。比喻事先不做好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
成语出处:
明 朱伯庐《游家格言》:“宣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 关于动手动的成语 形容动手动的成语 描述动手动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