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喻文的成语 (68个)

41

花下晒裈

成语拼音:
huā xià shài kūn
成语解释:
裈:有裆裤子。在鲜花下晒裤子。比雅,煞风景。
成语出处:
唐·李商隐《杂纂·杀风景》:“花下晒裈。”
42

金翅擘海

成语拼音:
jīn chì bāi hǎi
成语解释:
金翅:佛经中所说鸟名;擘: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比辞笔力雄壮。
成语出处:
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李杜数公,如金翅擘海,香象渡河。”
43

精雕细刻

成语拼音:
jīng diāo xì kè
成语解释:
精心细致地雕刻。也比艺创作的苦心琢磨和做事精细。
成语出处:
《共青团员;要做八十年代的带头人》(1982年2月5日《中国青年报》社论):“要以平等交心的态度;点点滴滴、精雕细刻;因势利导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44

颊上添毫

成语拼音:
jiá shàng tiān háo
成语解释:
颊:面颊;毫:毫毛。给人画像时在脸上添上几根毫毛。比章经润色后更加精采。
成语出处:
《晋书 顾恺之传》:“尝图裴楷橡,颊上夹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45

金声玉润

成语拼音:
jīn shēng yù rùn
成语解释:
章气韵优美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东都赋》:“玉润而金声。”
46

金相玉质

成语拼音:
jīn xiàng yù zhì
成语解释:
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成语出处:
汉 王逸《序》:“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
47

陆海潘江

成语拼音:
lù hǎi pān jiāng
成语解释:
才很大。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上卷:“余常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48

龙跳虎卧

成语拼音:
lóng tiào hǔ wò
成语解释:
笔、书法纵逸雄劲。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袁昂《古今书评》:“萧思话书走墨连绵,字势屈强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49

力透纸背

成语拼音:
lì tòu zhǐ bèi
成语解释:
力:笔力。透:穿过。形容书法遒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的背面。也比学作品立意深刻或刻画人物极有功力。
成语出处:
唐 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50

千篇一律

成语拼音:
qiān piān yī lǜ
成语解释:
章、题材、写法等公式化。也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
成语出处:
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千篇一律,诗道未成,慎勿轻看,最能易人心手。”
51

曲终奏雅

成语拼音:
qǔ zhōng zòu yǎ
成语解释:
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后比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特别精采。也比结局很好。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论》:“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聘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52

燃萁之敏

成语拼音:
rán qí zhī mǐn
成语解释:
后因以之思敏捷。
成语出处:
相传三国魏曹植在其兄曹丕的胁迫下七步成诗,诗中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语。宋 宁参《白水县斋十咏》序:“曾无击钵之音,但愧燃萁之敏。”
53

三豕渡河

成语拼音:
sān shǐ dù hé
成语解释:
字传写或刊印讹误
成语出处:
汉·蔡邕《月令问答》:“书有转误,三豕渡河之类也。”
54

三豕涉河

成语拼音:
sān shǐ shè hé
成语解释:
字传写或刊印讹误。
成语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55

探骊得珠

成语拼音:
tàn lí dé zhū
成语解释:
骊:古指黑龙。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
成语出处:
清 陈其元《庸闲窄笔记 蒋振生书法论》:“如探骊得珠,觉前贤纷纷议论,均为饶舌矣。”
56

绣虎雕龙

成语拼音:
xiù hǔ diāo lóng
成语解释:
章的辞藻华丽。
成语出处:
明·单本《蕉帕记·寻春》:“学富之余;才雄七步;休夸绣虎雕龙;那值时危国破。”
57

夏五郭公

成语拼音:
xià wǔ guō gōng
成语解释:
《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字脱漏。
成语出处:
《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
58

一波三折

成语拼音:
yī bō sān zhé
成语解释:
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现比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
成语出处:
《宣和书谱 太上内景神经》:“然其一波三折笔之势,亦自不苟。”
59

一泻千里

成语拼音:
yī xiè qiān lǐ
成语解释:
江河奔流直下;迅达千里。比笔或曲调气势奔放、流畅。今又急剧持续地下降。
成语出处:
宋 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在河,一泻千里。”
60

一字一珠

成语拼音:
yī zì yī zhū
成语解释:
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章优美,辞藻华丽。
成语出处:
唐 薛能《赠歌者》诗:“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
* 关于喻文的成语 形容喻文的成语 描述喻文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