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山水水的成语 (133个)

121

成语拼音:
chǔ shuǐ wú shān
成语解释:
楚地的,吴地的。指古时吴、楚两国所属地域。后用以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成语出处:
唐 白居易《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牙书》:“故园望断欲何如,楚万里余。
122

开路,遇叠桥

成语拼音:
féng shān kāi lù,yù shuǐ dié qiáo
成语解释:
逢:遭逢,遇见。遇到则打通道路,遇见则架起桥梁。比喻不畏艰险,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0回:“军旅逢开路,遇叠桥,岂有泥泞不堪行之理!”
123

开路,遇迭桥

成语拼音:
féng shān kāi lù,yù shuǐ dié qiáo
成语解释:
逢:遭逢,遇见;迭:一层加上一层。遇到则打通道路,遇见则架起桥梁。比喻不畏艰险,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三千鸦兵为先锋,逢开路,遇迭桥。”
124

成语拼音:
lè shuǐ lè shān
成语解释:
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有人喜爱。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知者乐,仁者乐。”
125

不老,绿长存

成语拼音:
qīng shān bù lǎo,lǜ shuǐ cháng cún
成语解释:
指经过的时间长久,比喻永存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青不老,绿长存。他日事成,必当厚报。”
126

低头,河让路

成语拼音:
gāo shān dī tóu,hé shuǐ ràng lù
成语解释:
比喻人民群众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无穷力量
成语出处:
邓拓《英雄的路》:“人们常说的‘高低头,河让路’的奇迹,在宝成路上真正实现了。”
127

智者乐,仁者乐

成语拼音:
zhì zhě lè shuǐ,rén zhě lè shān
成语解释:
乐:爱好。智者爱好,仁者爱好。比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好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智者乐,仁者乐。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28

峨峨洋洋

成语拼音:
é é yáng yáng
成语解释: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志在流,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成语出处:
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志在流,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129

津关险塞

成语拼音:
jīn guān xiǎn sài
成语解释:
津:渡口;关:关口;险:险要之地;塞:要塞。指川关隘、险要之处。
成语出处:
《史记 秦始皇本纪》:“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曰:'秦并诸侯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
130

来龙去脉

成语拼音:
lái lóng qù mài
成语解释:
来龙:龙头之所在。过去看风的人把脉比作一条龙;认为从头到尾都像血脉似的连贯着;可以看出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比喻事情前后关联的线索或事情的前因后果。
成语出处:
明 吾丘瑞《运壁记 牛眠指穴》:“此间前冈有好地,来龙去脉,靠岭朝,处处合格。”
131

渊渟岳峙

成语拼音:
yuān tíng yuè zhì
成语解释:
喻人品德如渊深沉,如高耸立。
成语出处:
晋·石崇《楚妃叹》诗:“矫矫庄王,渊渟岳峙。”
132

岳镇渊渟

成语拼音:
yuè zhèn yuān shēng
成语解释:
岳,亦写作“岳”。谓如岳屹立,如渊停滞。本用以形容军队稳定,不可动摇。《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诗序〉》:“尔乃回舆驻罕,岳镇渊渟。”李善注:“《孙子兵法》曰:‘其镇如,其渟如渊。’”亦作“岳峙渊渟”。后多用以形容人坚定沉着。
成语出处:
《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诗序〉》:“尔乃回舆驻罕,岳镇渊渟。”李善注:“《孙子兵法》曰:‘其镇如,其渟如渊。’”
133

转于沟壑

成语拼音:
zhuǎn yú gōu hè
成语解释:
转:辗转;壑:沟。辗转他乡,弃尸于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下》:“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
* 关于山山水水的成语 形容山山水水的成语 描述山山水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