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常常的成语 (99个)

81

教无

成语拼音:
jiào wú cháng shī
成语解释:
受教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成语出处:
《尚书 咸有一德》:“德无师,主善为师。”
82

老生

成语拼音:
lǎo shēng cháng tán
成语解释:
老生:老书生。原指老书生经谈论的事物或观点。后泛指毫无新意的理论或老话。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管辂传》:“此老生之谭。”
83

禄无

成语拼音:
lù wú cháng jiā
成语解释:
禄:福。指福禄没有不变的定数
成语出处:
晋·挚虞《门铭》:“禄无家,福无定门,人谋鬼谋,道在则尊。”
84

禄无家,福无定门

成语拼音:
lù wú cháng jiā,fú wú dìng mén
成语解释:
禄:福。指福禄没有不变的定数
成语出处:
晋·挚虞《门铭》:“禄无家,福无定门,人谋鬼谋,道在则尊。”
85

兰芝

成语拼音:
lán zhī cháng shēng
成语解释:
兰芝:兰草和灵芝草。比喻高尚的美德长在。
成语出处: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朱桂黝儵于南北,兰芝阿那于东西。”注引:《礼年威仪》:“君乘金而王,其政平,则兰芝生。”
86

迈越

成语拼音:
mài yuè cháng liú
成语解释:
迈:超过。超过一般人
成语出处:
唐·柳宗元《为裴中丞上裴相贺破东平状》:“阁下挺拔英气,迈越流,独契圣谟,以昌鸿业。”
87

猛志

成语拼音:
měng zhì cháng zài
成语解释:
比喻雄心壮志,至死不变。
成语出处:
晋·陶潜《读山海经》诗:“刑天舞于戚,猛志固在。”
88

墨丈寻

成语拼音:
mò zhàng xún cháng
成语解释:
古代重量单位,1墨=5尺,1丈=2墨;1寻=8尺,1=2寻。比喻不太长的距离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下》:“不过墨丈寻之间。”
89

人之

成语拼音:
rén zhī cháng qíng
成语解释:
一般人通有的感情。
成语出处:
南朝 粱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序:“文贵远贱近,人之情;重耳轻目,俗之恒弊。”
90

踏故习

成语拼音:
tà gù xí cháng
成语解释:
谓因袭守旧,安于现状。
成语出处:
李大钊《民彝与政治》:“而吾民族思想之固执,终以沿承因袭,踏故习,不识不知,安之若命。”
91

万古

成语拼音:
wàn gǔ cháng xīn
成语解释:
万古:千年万代。千秋万代都像松柏一样永远苍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
成语出处:
徐迟《井冈山记》:“你是一座革命的丰碑,屹立于宇宙间,万古新!”
92

玩故习

成语拼音:
wán gù xí cháng
成语解释:
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成语出处:
宋·陈亮《论励臣之道》:“岂群臣乐于负陛下哉!特玩故习,势流于此而不自知也。”
93

带经

成语拼音:
xíng cháng dài jīng
成语解释:
行:走;经:经书。走路经携带经书。形容人好学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传》:“行带经,止息则诵习之。”
94

喜怒无

成语拼音:
xǐ nù wú cháng
成语解释:
:一定;无:变化不定。一会儿高兴 ;一会儿发怒;变化不定。指人的性情多变;叫人捉摸不透。
成语出处:
《魏书 杨大眼传》:“征淮堰之役,喜怒无。”
95

学无

成语拼音:
xué wú cháng shī
成语解释:
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即凡有点长处、学问的人都是老师。
成语出处:
《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师之有?”
96

诸行无

成语拼音:
zhū xíng wú cháng
成语解释:
佛家语。指万物变化多端。比喻人生无
成语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诸行无,是生是灭,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97

转徙无

成语拼音:
zhuǎn xǐ wú cháng
成语解释:
徙:迁徙。转移迁徙没有规律。指行踪不定
成语出处:
明·揭喧《兵经百篇·粮字》:“行千里则运流兼,转徙无则运粮兼。”
98

知足

成语拼音:
zhī zú cháng lè
成语解释:
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等。
成语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足矣。
99

备不懈

成语拼音:
cháng bèi bù xiè
成语解释:
:时;备:防备;准备;懈:懈怠;放松。时准备着;从不松懈。形容警惕性高。
成语出处:
* 关于常常的成语 形容常常的成语 描述常常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