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弯弯曲曲的成语 (57个)

21

斗折蛇行

成语拼音:
dǒu zhé shé xíng
成语解释:
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折。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折行进。形容道路折蜿蜒。
成语出处:
唐·柳宗元《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漂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2

蠖屈螭盘

成语拼音:
huò qū chī pán
成语解释:
蠖:尺蠖;螭:传说中无角龙;盘:通“蟠”,回绕。像蠖,像螭回绕。形容屈回绕的样子
成语出处:
唐·李绅《灵蛇见少林寺》:“琐文结绶灵蛇降,蠖屈螭盘顾视闲。”
23

局高天,蹐厚地

成语拼音:
jú gāo tiān,jí hòu dì
成语解释:
局:;蹐:小步走。蜷不敢伸展。形容小心谨慎,惶恐不安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24

耸肩缩背

成语拼音:
sǒng jiān suō bèi
成语解释:
两肩耸起,背脊。形容衰老的状态。也形容因怕冷而缩做一团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3回:“又是风雪,地下踏着寒冰,冻得耸肩缩背,战战兢兢。”
25

不挠不折

成语拼音:
bù náo bù zhé
成语解释:
,不屈服。形容节操刚正,意志坚强。
成语出处:
宋 刘炎《迩言》:“夫观钱塘江潮,犹猛士之肝胆决裂,义士之怒发冲冠。观仙都天柱,犹直臣之气,不挠不折,社稷之佐,拓地擎天。”
26

不屈不挠

成语拼音:
bù qū bù náo
成语解释:
屈、挠:。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27

百折不挠

成语拼音:
bǎi zhé bù náo
成语解释:
折:挫折。挠:;引伸为屈服。无论遭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不屈服。
成语出处:
汉 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28

尺枉寻直

成语拼音:
chǐ wǎng xún zhí
成语解释:
枉:;寻:古长度单位,1寻=8尺;直:伸。一尺而使得一寻伸直。比喻微小的让步换来较大的利益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绤正传》:“小屈大申,存公忽私,虽尺枉而寻直,终扬光以发挥也。”
29

持正不挠

成语拼音:
chí zhèng bù náo
成语解释:
挠:。主持公道,不偏不向,不屈服
成语出处:
《明史·蒋冕传》:“冕当正德之季,主昏政乱,持正不挠,有匡弼功。”
30

断章截句

成语拼音:
duàn zhāng jié jù
成语解释: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原意。断、截:割裂。
成语出处:
《宋史 选举志二》:“断章截句,破坏义理。”
31

负隅依阻

成语拼音:
fù yú yī zǔ
成语解释:
负:依仗;隅:同“嵎”,角落或山势险要之处。凭恃地势的险阻,进行抵抗或固守
成语出处:
汉·马融《广成颂》:“负隅依阻,莫敢婴御。”
32

拱肩缩背

成语拼音:
gǒng jān suō bèi
成语解释:
拱肩:肩往上耸。耸起肩膀,着腰。形容衰老或不健康的体态。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只有他穿着几件旧衣裳,越发显的拱肩缩背,好不可怜见的!”
33

花貌蓬心

成语拼音:
huā mào péng xīn
成语解释:
蓬心:蓬草的心狭窄而,比喻见识浅薄。指虚有其表
成语出处:
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而叩其女学,则花貌蓬心,瞢无所识。”
34

蠖屈不伸

成语拼音:
huò qū bù shēn
成语解释:
像尺蠖一样而不能伸展。比喻人不得志
成语出处:
清 戴名世《序》:“即诸同学之士亦多食贫作苦,蠖屈不伸。”
35

鞠躬屏气

成语拼音:
jū gōng bǐng qì
成语解释:
体,屏住呼吸,一副恭谨畏葸的样子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36

矫揉造作

成语拼音:
jiǎo róu zào zuò
成语解释:
矫:使的变成直的;揉:使直的变成的。形容故意做作;表现得极不自然。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黛玉拦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
37

举枉措直

成语拼音:
jǔ wǎng cuò zhí
成语解释:
举:选拔,任用;枉:,比喻邪恶的人;措:罢黜;直:正直,比喻正直的人。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38

矫枉过正

成语拼音:
jiǎo wǎng guò zhèng
成语解释:
矫:纠正;枉:;过正:超过了限度。向另一方。把的东西扭直;超过了限度而向另一方。比喻纠正谬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仲长统传》:“逮至清世,则复入矫枉过正之检。”
39

举直措枉

成语拼音:
jǔ zhí cuò wǎng
成语解释:
举:选拔,任用;枉:,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选用贤者,罢黜奸邪。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40

举直错枉

成语拼音:
jǔ zhí cuò wǎng
成语解释: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成语出处:
《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举直错枉,谭思旧制。”
* 关于弯弯曲曲的成语 形容弯弯曲曲的成语 描述弯弯曲曲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