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想不到的成语 (34个)

21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

成语拼音:
yī zhōu yī fàn,dāng sī lái chù bù yì
成语解释:
一口粥,一口饭,都应当来得容易。劝告人们要尊重劳动,爱惜粮食
成语出处: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2

与虎谋皮

成语拼音:
yǔ hǔ móu pí
成语解释:
和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去商量损害他人利益的事;绝对办。后多指要恶人放弃自己的利益;纯属幻
成语出处:
《太平御览》第208卷引《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23

钻冰求酥

成语拼音:
zuān bīng qiú sū
成语解释:
酥:酥油,牛羊奶制成的食品。比喻要的东西一定得
成语出处:
《菩萨本缘经》卷下:“譬如钻冰求酥,是实难得。”
24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成语拼音:
táng láng bǔ chán,huáng què zài hòu
成语解释:
螳螂正要捉蝉,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算计别人,没别人在算计他。
成语出处:
汉 刘向《说苑 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知黄雀在其傍也。”
25

至人无梦

成语拼音:
zhì rén wú mèng
成语解释:
至人:指思道德等方面达最高境界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会做入非非的梦。
成语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九回:“自古至人无梦,梦境忽来,未必无兆。”
26

得陇望蜀

成语拼音:
dé lǒng wàng shǔ
成语解释:
陇:古代地名;相当于今甘肃东部;蜀:古代地名;相当于四川中西部。得了陇地后;又希望取得蜀地。比喻得了这个;还要那个;贪心足。
成语出处:
《东观汉记 隗嚣传》:“人苦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27

临渊羡鱼

成语拼音:
lín yuān xiàn yú
成语解释:
临:面对;渊:深水;潭;羡:希望得。面对着深水潭;希望得鱼。比喻只有愿望和空;而无实际行动;仍能如愿以偿。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临渊羡鱼,如退而结网。”
28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成语拼音:
qī nián zhī bìng,qiú sān nián zhī ài
成语解释:
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临头再办法就来及。
成语出处:
《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29

神差鬼使

成语拼音:
shén chāi guǐ shǐ
成语解释:
好象有鬼神在支使着一样,自觉地做了原先没要做的事。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8回:“可知老祖宗从小福寿就小,神差鬼使,蹦出那个坑儿来,好盛福寿啊!”
30

鸿离鱼网

成语拼音:
hóng lí yú wǎng
成语解释:
鸿:鸿雁;离:通“罹”,遭受。张网捕鱼,捉的是鸿雁。比喻得是自己要的或无端受害
成语出处:
清·黄遵宪《已亥杂诗》:“鸿离鱼网惊相避,无信凭谁寄与渠。”
31

三年之艾

成语拼音:
sān nián zhī ài
成语解释:
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临头再办法就来及。
成语出处:
《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32

先意承旨

成语拼音:
xiān yì chéng zhǐ
成语解释:
先意:超先;承旨:遵从意旨。原指等父母开口就能迎合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上级意图,极力奉承。
成语出处:
《韩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礼记·祭义》:“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
33

饮水思源

成语拼音:
yǐn shuǐ sī yuán
成语解释:
喝水时水源。比喻忘本。
成语出处:
北周 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34

鱼网鸿离

成语拼音:
yú wǎng hóng lí
成语解释:
鸿:鸿雁;离:遭受。张网捕鱼,捉的是鸿雁。比喻得是自己要的。
成语出处:
《诗经·邶风·新台》:“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 关于想不到的成语 形容想不到的成语 描述想不到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