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言文的成语 (132个)

21

成章

成语拼音:
chū yán chéng zhāng
成语解释:
本意是出便成为规范,后多用以形容思敏捷。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修务训》:“舜二瞳子,是谓重明,作事成法,出成章。”
22

繁称

成语拼音:
duō yán fán chēng
成语解释:
讲话或写章,浮词很多,不必要地大量引述。多指风浮华不实。
成语出处:
《韩非子 难》:“多繁称,连类比物,则见以为虚而无用。”
23

遣辞

成语拼音:
fàng yán qiǎn cí
成语解释:
:敞开说;遣辞:用词造句。指无拘无束地说话或写章。
成语出处:
晋·陆机《赋》:“放遣辞,良多变矣。”
24

碎辞

成语拼音:
fán yán suì yǔ
成语解释:
形容词杂乱、琐碎。
成语出处:
《汉书·刘歆传》:“分析字,烦碎辞。”
25

必有物

成语拼音:
yán bì yǒu wù
成语解释:
论或章内容充实。
成语出处:
清·方苞《进〈四书〉〈选〉表》:“故凡所录取,皆以发明义理,清真古雅,必有物为宗。”
26

无味

成语拼音:
yǔ yán wú wèi
成语解释:
空洞干巴没有味道。形容说话写章枯燥无味。
成语出处:
唐 韩愈《送穷》:“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27

兼武

成语拼音:
bǐng wén jiān wǔ
成语解释:
能武。
成语出处:
唐 牛肃《纪闻 吴保安》:“李将军秉兼武,受命专征。”
28

外之意

成语拼音:
yán wài zhī yì
成语解释:
:语;之:助词;相当于“的”。语之外的意思。指没有在话里或章里明说出来的意思。也作“意在外”。
成语出处:
宋 叶梦得《石林诗话》下卷:“七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余不失外之意。”
29

之无物

成语拼音:
yán zhī wú wù
成语解释:
语;辞;物:指内容。指写章或讲话空洞;没有具体充实的内容。
成语出处:
清 梁启超《跋》:“之无物,务尖险,晚唐之极敝也。”
30

在官官,在府

成语拼音:
zài guān yán guān,zài fǔ yán fǔ
成语解释:
官:古代保存档案件的机构;府:古代保存财货的机构。指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就说什么样的话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下》:“君命,大夫与士肄,在官官,在府府,在库库,在朝朝。”
31

只字片

成语拼音:
zhī zì piàn yán
成语解释:
只:一个。指零星的字和
成语出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怨怒》:“只字片曾蒙激赏。”
32

儒雅

成语拼音:
wēn wén rú yǎ
成语解释:
尔雅。
成语出处:
清·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为首的是个半老的儒者气象……次后便是一个温儒雅的白面书生。”
33

巧语

成语拼音:
fú wén qiǎo yǔ
成语解释:
华丽而空泛的词。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语》:“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妨要,恐非当今所宜。”
34

满纸空

成语拼音:
mǎn zhǐ kōng yán
成语解释:
满纸都是废话。形容章空洞,毫无内容。
成语出处:
张庸《章太炎先生问答》:“若二三人,假一题目,互相研究,满纸空,何以谓之扰乱治安?”
35

一字

成语拼音:
piàn yán yī zì
成语解释:
犹片只字。少量的字。
成语出处:
唐 李邕《兖州曲阜县孔子庙碑》:“片一字,劝善惩恶,诱进后人,启明先觉。”
36

只语

成语拼音:
piàn yán zhī yǔ
成语解释:
:简单短少的几句话;只语:单个的字、词。短而小的几句话或指零碎的字材料。
成语出处:
明 袁宗道《李卓吾》:“读翁片只语,辄精神百倍。”
37

十九

成语拼音:
yù yán shí jiǔ
成语解释:
:有所寄托的话;十九:十分之九。十分之九是寓。泛指章的情节多属虚构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寓》:“寓十九,重十七。”
38

官样

成语拼音:
guān yàng wén zhāng
成语解释:
原指官场上有固定套式的例行公。现比喻徒具形式;摆摆样子;没有实际内容的章、词或做法。
成语出处:
明 沈鲸《双珠记 风鉴通神》:“~大手笔,衙官屈宋谁能匹。冀得鸿胪第一传,平地雷轰声霹雳。”
39

不信

成语拼音:
měi yán bù xìn
成语解释:
信:信实,真实。词藻华美的辞、章,内容往往不真实。
成语出处:
春秋·楚·李耳《老子》:“信不美,美不信。”
40

只字

成语拼音:
piàn yán zhǐ zì
成语解释:
不多的几句话,极少的几个字。指零碎的字材料。
成语出处:
晋 陆机《谢平原内史表》:“片只字,不关其间;事踪笔迹,皆可推校。”
* 关于文言文的成语 形容文言文的成语 描述文言文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