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比喻物的成语 (695个)

521

随侯之珠

成语拼音:
suí hóu zhī zhū
成语解释:
珍贵的
成语出处:
《文士传》:“随侯之珠,烛众士之好,南垠之金,登窈窕之首。”
522

舍车保帅

成语拼音:
shě jū bǎo shuài
成语解释:
象棋用语,在某些斗争中,为保全主要的人,就把责任推到次要人身上
成语出处:
523

伤筋动骨

成语拼音:
shāng jīn dòng gǔ
成语解释:
本指身受重伤。后受到重大损害。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打的来伤筋动骨,更疼似悬头刺股。”
524

溯流穷源

成语拼音:
sù liú qióng yuán
成语解释:
溯:逆流而上。往河流上游寻找发源的地方。寻求事的根源。
成语出处:
明 谢肇淛《五杂俎 事部二》:“春秋之时,善论姓氏者,鲁有众仲,晋有胥臣,郑有子羽,而其它诸子无称焉。溯流穷源,若斯之难也。”
525

蜃楼山市

成语拼音:
shèn lóu shān shì
成语解释:
蜃:大蛤蜊。虚幻夸诞的事或虚无飘渺的事
成语出处:
清·方以智《东西均·扩信》:“虚中见实,实中见虚,蜃楼山市,龙女施珠。”
526

水满则溢

成语拼音:
shuǐ mǎn zé yì
成语解释:
溢:水满外流。水满了就会流出来。发展到极端就向相反方面变化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你如何连两句俗话也不晓得?常言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527

十全大补

成语拼音:
shí quán dà bǔ
成语解释:
药名。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5回:“只见一个医生在那里和他诊脉,开了脉案,定了一个十全大补汤加减,便去了。”
528

鼠屎污羹

成语拼音:
shǔ shǐ wū gēng
成语解释:
加进了不好的东西,从而破坏了原来美的事
成语出处:
宋·孙觌《跋吴省元真赞》:“吴公前辈盛德,予宿昔所敬慕,制一偈自赞,皆佛菩萨语,启诵三过,欲下一句而家有识真者,恐得鼠屎污羹之诮。”
529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成语拼音:
shān shàng wú lǎo hǔ,hóu zǐ chēng dà wáng
成语解释:
俗语,没有能人,普通人亦充当主要角色。
成语出处:
《晚清文学丛钞 冷眼观》第十四回:“靠著老子做过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弄惯了的脾气,陪著朋友来吃台把酒,就像是连四块下脚钱都是冤枉花的。”
530

嵩生岳降

成语拼音:
sōng shēng yuè jiàng
成语解释:
嵩:指嵩山;岳:高大的山;降:降生。大人的出生。
成语出处:
《诗经 大雅 嵩高》:“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
531

十鼠争穴

成语拼音:
shí shǔ zhēng xué
成语解释:
穴:动的窠巢。坏人聚集互相争斗
成语出处:
《梁书·元帝纪》:“侯景奔窜,十鼠争穴,郭默清夷,晋熙附义。”
532

山颓木坏

成语拼音:
shān tuí mù huài
成语解释:
册:泰山;颓:倒塌;木:梁木。泰山倒塌,梁木折断。众所仰望的人逝世。
成语出处:
《礼记·檀弓上》:“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533

少头没尾

成语拼音:
shǎo tóu méi wěi
成语解释:
残缺不全或办事不周到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6回:“这是王贤弟你办的事,少头没尾的。”
534

少头缺尾

成语拼音:
shǎo tóu quē wěi
成语解释:
残缺不全。
成语出处:
535

盛筵必散

成语拼音:
shèng yán bì sàn
成语解释:
无论怎样美好的事,终必消散。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
536

三月不知肉味

成语拼音:
sān yuè bù zhī ròu wèi
成语解释:
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成语出处:
《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537

树欲静而风不息

成语拼音:
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xī
成语解释:
静:平静;息:平息。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成语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皋鱼增感。”
538

溯源穷流

成语拼音:
sù yuán qióng liú
成语解释:
上溯本源,穷尽支流。寻究事的起始演变。
成语出处:
《清史稿·艺术·杨沂孙传》:“世臣创明北朝书派,溯源穷流,为一家之学。”
539

声应气求

成语拼音:
shēng yìng qì qiú
成语解释:
应:应和,共鸣;求:寻找。同类的事相互感应。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成语出处:
《周易 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540

水涨船高

成语拼音:
shuǐ zhǎng chuán gāo
成语解释:
指水位上升;船身也就随着提高。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长姐儿更不想到此时,水涨船高,不曾吃尽苦头,怎得修成人上人。”
* 关于比喻物的成语 形容比喻物的成语 描述比喻物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