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泛称的成语 (30个)

21

商彝夏鼎

成语拼音:
shāng yí xià dǐng
成语解释:
夏商的青铜礼器。极其珍贵的古董。
成语出处:
清·沈起凤《谐铎·吕仙宝筏》:“君文气息逼似《两京》,次者亦韩潮苏海,若以此猎取功名,譬犹执商彝夏鼎鬻诸五都之肆,非弗宝贵,而无如识者希也。”
22

吞刀吐火

成语拼音:
tūn dāo tǔ huǒ
成语解释:
古杂剧之一,魔术。
成语出处:
汉·张衡《西京赋》:“吞刀吐火,云雾杳冥。”
23

无遮大会

成语拼音:
wú zhē dà huì
成语解释:
无遮:没有遮拦,指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平等看待。佛家语,原指布施僧俗的大会。后也用作其它的
成语出处:
《梁书·武帝本纪》:“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
24

文昭武穆

成语拼音:
wén zhāo wǔ mù
成语解释:
古代宗法制度,宗庙位次,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祭祀时,子孙也按昭穆,左右排列行礼。周文王于周为穆,文王之子武王则为昭,而武王之子成王又为穆。“文昭武穆”原指文王的子孙众多,后则子孙繁衍。
成语出处:
古代宗法制度,宗庙位次,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祭祀时,子孙也按昭穆,左右排列行礼。周文王于周为穆,文王之子武王则为昭,而武王之子成王又为穆。
25

秀才造反

成语拼音:
xiù cái zào fǎn
成语解释:
旧指知识分子对现实不满;有所反抗、斗争。比喻软弱无力;难以成功。秀才:旧时一般儒生的;造反:反叛朝廷。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无论他们有没有这回事,可以不必理他,就是实有其事,且派个人去查一查,看他们为何作此举动,再作道理。”
26

颜筋柳骨

成语拼音:
yán jīn liǔ gǔ
成语解释:
颜: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书法极佳。
成语出处:
宋·范仲淹《祭石学士文》:“曼卿之笔,颜筋柳骨。”
27

野史稗官

成语拼音:
yě shǐ bài guān
成语解释:
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稗官:古代其职为搜集街谈巷议、风俗故事,供皇帝看的小书。记载轶闻琐事的文字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0回:“千秋莫道无金鉴,野史稗官话正长。”
28

属辞比事

成语拼音:
zhǔ cí bǐ shì
成语解释:
原指连缀文辞,排比事实,记载历史。后作文纪事。
成语出处:
《礼记·经解》:“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29

走胡走越

成语拼音:
zǒu hú zǒu yuè
成语解释:
胡:古代北方和西方各民族的;越:古国名,在今江浙一带。比喻智能之士被迫逃亡,为敌国所用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
30

尊王攘夷

成语拼音:
zūn wáng rǎng yí
成语解释:
王:指周王朝;尊王:尊重周王室;攘:排斥;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民族的。效忠统治者排除少数民族侵扰
成语出处: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变古时代》:“但尊王攘夷,虽春秋大义,而王非唯喏趋伏之可尊,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
* 关于泛称的成语 形容泛称的成语 描述泛称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