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涕涕的成语 (34个)

21

为欢

成语拼音:
pò tí wéi huān
成语解释:
:眼泪。一下子停止了哭泣笑了起来。形容转悲为喜
成语出处:
唐·杨炯《送梓州周司功》:“举杯聊劝酒,破暂为欢。”
22

如雨

成语拼音:
qì tì rú yǔ
成语解释:
眼泪像雨一样。形容极其悲伤。
成语出处:
《诗经 邶风 燕燕》:“瞻泪弗及,泣如雨。”
23

拾人

成语拼音:
shí rén tì tuò
成语解释:
唾:鼻唾沫。比喻自己没有创见,只是抄袭别人的言论、见解。
成语出处:
宋 严羽《沧浪诗话 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唾得来者。”
24

拾人唾

成语拼音:
shí rén tuò tì
成语解释:
见“拾人唾”。
成语出处: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集录三》:“胡元瑞评诸家云:欧陈率是记事……刘贡父滑稽渠率;王直方拾人唾。”
25

恸哭流

成语拼音:
tòng kū liú tì
成语解释:
恸:哀痛;:眼泪。形容极其悲痛伤心
成语出处:
宋·陈亮《祭朱寿之文》:“今子之死,乃独有感于余心而兴不幸之叹,至于恸哭流不能自已。”
26

泫然流

成语拼音:
xuàn rán liú tì
成语解释:
泫然:伤心流泪的样子;:泪水。伤心地流泪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酆都御史》:“念母老子幼,泫然流。”
27

噫呜流

成语拼音:
yì wū liú tì
成语解释:
噫呜:哭声。噫噫呜呜哭着流泪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安传》:“及与公卿言国家事,未尝不噫呜流。”
28

悲愁垂

成语拼音:
bēi chóu chuí tì
成语解释:
垂:垂下。:泪。因为悲哀、愁苦而落泪。
成语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一里老幼,悲愁垂相对,三日不食。”
29

感激

成语拼音:
gǎn jī tì líng
成语解释:
感激得掉下眼泪。来形容极为感动的样子。有时带有讽刺之意。:眼泪。零:落。
成语出处:
宋 黄庭坚《谢黔州安置表》:“罪深责薄,感激零。”
30

可歌可

成语拼音:
kě gē kě tì
成语解释:
可:值得;歌:歌颂,赞扬。值得歌颂赞美并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成语出处:
清·汪琬《计甫草序》:“幸得追随其步趋,而相与上下往复其议论,无不动心骇魄,可歌可。”
31

为笑

成语拼音:
pò tì wéi xiào
成语解释:
:眼泪。一下子停止哭泣;笑了起来。也用来形容转悲为喜。
成语出处:
晋 刘琨《答卢湛书》:“时复相与举觞对膝,破为笑,排终身之积惨,求数刻之暂欢。”
32

凄怆流

成语拼音:
qī chuàng liú tì
成语解释:
凄怆:伤感悲痛。悲伤得流泪
成语出处:
《孔丛子·儒服》:“未知后会何期,凄怆流。”
33

痛哭流

成语拼音:
tòng kū liú tì
成语解释:
形容非常伤心地痛哭。痛哭:尽情大哭;:眼泪。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34

欷歔流

成语拼音:
xī xū liú tì
成语解释:
欷歔:叹气,抽咽声。叹气流泪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1回:“对曰:‘为人臣而不能使主保全境土,心实悲惭,无颜早见耳。’言汔,欷歔流。”
* 关于涕涕的成语 形容涕涕的成语 描述涕涕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