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混混的成语 (29个)

21

俗和光

成语拼音:
hùn sú hé guāng
成语解释:
同于尘俗,不露锋芒。谓不求特异,与世无争。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李云卿》第一折:“贫僧俗和光,常于闹市之中,口发狂言,串拖二八金钱,每与孩童嬉戏游玩,人皆见而恶之。”
22

世魔王

成语拼音:
hùn shì mó wáng
成语解释:
比喻扰乱人世的凶人或骄纵恣肆的人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世魔王。”
23

淆是非

成语拼音:
hùn xiáo shì fēi
成语解释:
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比喻故意制造乱;使是非不清。
成语出处:
清 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是非。”
24

流言

成语拼音:
liú yán hùn huà
成语解释:
无根据无道理的言语。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倒念了些流言话在肚子里。”
25

良莠

成语拼音:
liáng yǒu hùn zá
成语解释:
莠:狗尾草。好苗和野草杂在一起。比喻好人坏人杂在一起,难以区分
成语出处:
26

鱼目

成语拼音:
yú mù hùn zhū
成语解释:
鱼目:鱼眼睛;同;冒充。用鱼眼来假冒珍珠。形容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成语出处:
汉 魏伯阳《参同契》上卷:“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27

为一谈

成语拼音:
hùn wéi yī tán
成语解释:
:搀杂。把不同的事物或人在一起;说成是相同的。
成语出处:
唐 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
28

应滥应

成语拼音:
hùn yīng làn yīng
成语解释:
指随便答应别人的请求。
成语出处:
29

骗吃

成语拼音:
piàn chī hùn hē
成语解释:
欺骗别人以求吃喝
成语出处:
* 关于混混的成语 形容混混的成语 描述混混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