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命的成语 (148个)

101

与天地同休

成语拼音:
yǔ tiān dì tóng xiū
成语解释:
休:停止。力与天地相同。比喻无穷无尽
成语出处:
《神异经》:“西北荒中,有玉馈之酒,酒泉注焉,上有玉樽,取一樽,一樽复,与天地同休,无干时。”
102

一息尚存

成语拼音:
yī xī shàng cún
成语解释:
还有一口气。指到了的最后阶段。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宋 朱熹集注:“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103

百身何赎

成语拼音:
bǎi shēn hé shú
成语解释:
身:指;何:怎能;赎:抵换。意思是自己就有一百条也抵换不回来。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刘令娴《祭夫徐敬业文》:“躬奉正衾,亲观启足。一见无期,百身何赎?”
104

粉骨捐躯

成语拼音:
fěn gǔ juān qū
成语解释:
指粉身碎骨,献出
成语出处:
唐 杜牧《又谢赐批答表》:“势当戮力尽瘁,粉骨捐躯,知无不为,见死宁避!”
105

粉身灰骨

成语拼音:
fěn shēn huī gǔ
成语解释:
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同“粉身碎骨”。
成语出处:
唐 张鷟《游仙窟》:“玉馔珍奇,非常厚重,粉身灰骨,不能酬谢。”
106

蝮螫解腕

成语拼音:
fù shì jiě wàn
成语解释:
螫:蜂螫;解:放弃。手腕被蝮蛇咬伤,应立即截断,以免危及。比喻面临危险,必须弃小求大
成语出处:
元·王恽《双庙怀古》诗:“二公明此机,死守誓不变。虽危所保大,如腹螫解腕。”
107

亘古不灭

成语拼音:
gèn gǔ bù miè
成语解释:
亘:横贯;亘古:从古至今;灭:绝灭。从古到今,永不绝灭。形容永久的力。
成语出处:
108

割肉饲虎

成语拼音:
gē ròu sì hǔ
成语解释:
饲:喂。割下身上的肉喂老虎。比喻既舍弃也无法满足对方的贪欲。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109

苟延残息

成语拼音:
gǒu yán cán xī
成语解释:
苟延:苟且延续;残息:临死前残存的喘息。指勉强维持
成语出处:
宋 朱熹《乞追还待制职名……》:“方敢冒昧,今虽苟延残息,终是不堪异日使令。”
110

患难相死

成语拼音:
huàn nàn xiāng sǐ
成语解释:
遇到患难彼此互相救助,甚至不惜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儒行》:“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
111

患难相恤

成语拼音:
huàn nàn xiāng xù
成语解释:
恤:体恤,周济。遇到患难彼此互相救助,甚至不惜
成语出处:
《河南程氏文集》第11卷:“度乡村远近为伍保,使之力役相助,患难相恤,而奸伪无所容。”
112

捐躯报国

成语拼音:
juān qū bào guó
成语解释:
捐躯:舍弃。牺牲自己的;来报效国家。
成语出处:
《元史 王戢传》:“臣以布衣受恩,誓捐躯报国,今既偾军,得死为幸!”
113

捐躯济难

成语拼音:
juān qū jì nàn
成语解释:
捐躯:牺牲;济:救助。牺牲,以解救国家的危难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114

救死扶伤

成语拼音:
jiù sǐ fú shāng
成语解释:
扶:扶助。抢救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半当,虏救死扶伤不给。”
115

救死扶危

成语拼音:
jiù sǐ fú wēi
成语解释:
救护垂危者,照顾危亡者。
成语出处:
唐 张鷟《龙筋凤髓判 左右骁卫》:“重人贱畜,往哲之嘉猷;救死扶危,明王之盛事。”
116

捐身徇义

成语拼音:
juān shēn xùn yì
成语解释:
为正义而牺牲
成语出处:
宋·岳飞《申司进兵状》:“累准朝廷指挥催督,此正飞等捐身徇义之秋。”
117

据图刎首

成语拼音:
jù tú wěn shǒu
成语解释:
谓贪图未得的利益而断送自己的
成语出处:
《文子 上义》:“左手据天下之图而右手刎其喉,虽愚者不为,身贵于天下也。”
118

可杀不可辱

成语拼音:
kě shā bù kě rǔ
成语解释:
辱:侮辱。可以牺牲但不可遭受侮辱。形容做人的尊严
成语出处:
《孔子家语·儒行解》:“儒有可亲而不可却,可近而不可迫,可杀而不可辱。”
119

溘先朝露

成语拼音:
kè xiān zhāo lù
成语解释:
比朝露消失得还快。形容死得过早
成语出处:
唐 李德裕《张辟疆论》:“若平勃二人溘先朝露,则刘氏之业必归吕宗。”
120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成语拼音: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pà méi chái shāo
成语解释:
比喻只要还有,就有将来和希望。
成语出处:
明 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是遭此大祸,儿子官职还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
* 关于生命的成语 形容生命的成语 描述生命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