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看法的成语 (35个)

21

莫衷壹是

成语拼音:
mò zhōng yī shì
成语解释:
莫:不,还是;衷:折衷,断定;是:对。不知哪个是正确。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
成语出处:
孙中山《社会主义之演讲》:“主张个人主义者,莫不反对社会主义,主张社会主义者,又莫不反对个人主义,聚讼纷纭,莫衷壹是。”
22

皮相之见

成语拼音:
pí xiàng zhī jiàn
成语解释:
皮相:从表面上。没有说到点子上的肤浅
成语出处:
郭沫若《序引》:“这种皮相之见,不识何以竟能深入人心而牢不可拔。”
23

强加于人

成语拼音:
qiáng jiā yú rén
成语解释:
把一个人或一方的意见、勉强加诸于别人
成语出处:
王朔《过把瘾就死》:“你就是这么霸道!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强加于人,而我不吃这一套!”
24

区区之心

成语拼音:
qū qū zhī xīn
成语解释:
区区;微小。微不足道的一点或观点
成语出处:
汉·李陵《答苏武书》:“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
25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成语拼音:
rén zhě jiàn rén,zhì zhě jiàn zhì
成语解释:
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
成语出处:
《周易 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26

收视返听

成语拼音:
shōu shì fǎn tīng
成语解释:
收:停止;返:还。不视不听。指人对事物的不为外物所惊扰
成语出处:
梁启超《新民说》:“其祈焉则必收视返听,清其心以对越于神明。”
27

先入之见

成语拼音:
xiān rù zhī jiàn
成语解释:
指在对某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前就形成或接受的。指成见。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戒,反覆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28

一得之愚

成语拼音:
yī dé zhī yú
成语解释:
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29

异口同音

成语拼音:
yì kǒu tóng yīn
成语解释:
不同人说同样的话,形容、意见完全一致。
成语出处:
南朝·梁·沈约《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30

囿于成见

成语拼音:
yòu yú chéng jiàn
成语解释:
局限于原有的
成语出处:
31

远在千里,近在目前

成语拼音:
yuǎn zài qiān lǐ,jìn zài mù qián
成语解释:
认为远的话就远在千里,认为近的话就近在眼前。指对事物的,依人的主观认识而转移。也指要寻找的事物就在眼前
成语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0回:“素臣喜道:‘厅上所贴的对联,有刘夏文臣四字,不知所谓,毕竟指著何人。’玉麟笑道:‘远在千里,近在目前。’”
32

众口如一

成语拼音:
zhòng kǒu rú yī
成语解释:
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或意见一致。同“众口一辞”。
成语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 吏部一 都给事升转》:“而谓科臣但当内擢,其最不肖者间出一二人于外,则众口如一。”
33

众口一辞

成语拼音:
zhòng kǒu yī cí
成语解释:
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或意见一致。
成语出处:
宋 欧阳修《濮议》卷四:“众口一辞,纷然不止。”
34

自以为非

成语拼音:
zì yǐ wéi fēi
成语解释:
认为自己的不对
成语出处:
35

自由主义

成语拼音:
zì yóu zhǔ yì
成语解释:
主张个人自由发展、自由表现的或人生观
成语出处:
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但是自由主义取消思想斗争,主张无原则的和平,结果是腐朽庸俗的作风发生。”
* 关于看法的成语 形容看法的成语 描述看法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