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肉骨的成语 (34个)

21

异姓

成语拼音:
yì xìng gǔ ròu
成语解释:
:血缘关系相同的人。虽然不同姓但像兄弟一样亲近
成语出处:
《魏书》:“尚自少侍从,尽诚竭节,虽云异姓,其犹。”
22

至亲

成语拼音:
zhì qīn gǔ ròu
成语解释:
至亲:关系最近的亲戚;: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最亲近的亲属。一般指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卷:“除是至亲,终日在面前的,用意体察,才看得出来。”
23

成语拼音:
gǔ ruǎn ròu sū
成语解释:
见“软筋酥”。
成语出处:
《醒世姻缘传》第六一回:“只消‘心月狐’放一个屁,那‘井木犴’俯伏在地,酥。”
24

朱门酒臭,路有冻死

成语拼音:
zhū mén jiǔ ròu chòu,lù yǒu dòng sǐ gǔ
成语解释:
富贵人家酒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成语出处:
唐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朱门酒臭,路有冻死。”
25

成语拼音:
bái gǔ zài ròu
成语解释:
上再生出来。比喻起死回生。
成语出处:
唐 张文成《游仙窟》:“十娘怜悯客人,存其死命,可谓白,枯树重花。
26

起死人而

成语拼音:
qǐ sǐ rén ér ròu bái gǔ
成语解释:
把死人救活,使白再长出来。比喻给人以再造之恩。也比喻言词委婉动听,将死的也说活了。
成语出处:
《国语 吴语》:“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也。”
27

成语拼音:
ròu bó gǔ bìng
成语解释:
相迫,相并。形容战斗的激烈。
成语出处:
《元史 郝经传》:“且鄂与汉阳分据大别,中挟巨浸,号为活城,并而拔之,则彼委破壁孤城而去。”
28

成语拼音:
gǔ chàn ròu jīng
成语解释:
颤:发抖。形容惊恐万状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7回:“却说王甫在麦城中,惊。”
29

相残

成语拼音:
gǔ ròu xiāng cán
成语解释:
比喻自相残杀。
成语出处:
《晋书 刘元海载记》:“今司马氏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30

成语拼音:
gǔ téng ròu fēi
成语解释:
腾:跳跃。形容奔弛迅速。也形容神魂飘荡。
成语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走追奔兽,手接飞鸟,飞,拊膝数百里。”
31

含着头露着

成语拼音:
hán zhe gǔ tóu lù zhe ròu
成语解释:
比喻说话半吞半吐,不把意思完全说出来。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8回:“你要我收下这个东西,须先和我说明白了。要是这么‘含着头露着’的,我倒不收。”
32

亲如

成语拼音:
qīn rú gǔ ròu
成语解释:
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
成语出处:
江耀辉《红军鞋》:“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十分难过,舍不得离开那里的亲如的人民群众。”
33

成语拼音:
sǐ gǔ gèng ròu
成语解释:
犹起死回生。
成语出处:
唐·牛肃《吴保安传》:“使亡魂复归,死。”
34

成语拼音:
xiǔ gǔ zhòng ròu
成语解释:
比喻已经腐朽的东西得到了新生。
成语出处:
宋·苏辙《谢复官表》:“时雨既至,靡物不蒙,遂使死灰再然,朽。”
* 关于肉骨的成语 形容肉骨的成语 描述肉骨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