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良好的成语 (34个)

21

孟母三迁

成语拼音:
mèng mǔ sān qiān
成语解释: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成语出处:
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22

犬不夜吠

成语拼音:
quǎn bù yè fèi
成语解释:
吠:狗叫。形容社会治安,没有盗贼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6卷:“在任治得路不拾遗,犬不夜吠,丰稔年熟。”
23

天下太平

成语拼音:
tiān xià tài píng
成语解释:
全国或世界局势稳定。形容社会安定;秩序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仲尼燕居》:“言而覆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君子力此二者,夫是天下太平也。”
24

蔚成风气

成语拼音:
wèi chéng fēng qì
成语解释:
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
成语出处:
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在康奈尔校园里》:“可惜这种个人捐献在我们国家里还只是麟角凤毛,还没蔚成风气。”
25

蔚然成风

成语拼音:
wèi rán chéng fēng
成语解释:
形容某件事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成语出处: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日本国内,自望族以至一般文士,摹仿唐诗蔚然成风。”
26

下乔迁谷

成语拼音:
xià qiáo qiān gǔ
成语解释:
用来比喻人从光明走向黑暗,或者从的处境而进入劣境。。
成语出处:
参见“下乔入幽”。
27

下乔入幽

成语拼音:
xià qiáo rù yōu
成语解释:
原指鸟儿从高树上下来,钻进幽深的山谷。比喻弃明从暗,或从的处境转入恶劣的处境。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幽谷者。”
28

以德服人

成语拼音:
yǐ dé fú rén
成语解释:
的德行使百姓归顺、服从统治者。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29

遗风遗泽

成语拼音:
yí fēng yí zé
成语解释:
泽:德泽。前人遗留下来的习气和恩泽
成语出处:
宋·苏轼《母聂氏温国太夫人外制》:“慈和严翼以成其子,使朕得名世之士,以济艰难,其遗风遗泽盖有存者。”
30

月过中秋

成语拼音:
yuè guò zhōng qiū
成语解释:
中秋之后,月亮就没有那样圆满了。比喻的时机已经过去
成语出处:
明·朱权《冲漠子》第二折:“若遇那铅逢发处须当采,若是那月过中秋下手迟。”
31

沂水春风

成语拼音:
yí shuǐ chūn fēng
成语解释:
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9回:“这位霸王果然能照我家子晰公一般,领略些沂水春风乐趣,自然上下与天地同流了哇!”
32

芝兰之室

成语拼音:
zhī lán zhī shì
成语解释:
比喻的环境。
成语出处:
汉·戴德《大戴礼》:“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33

枝叶扶疏

成语拼音:
zhī yè fú shū
成语解释:
扶疏:繁茂纷披的样子。形容树木长势;颇为繁盛。也可用来形容家族繁盛;子孙满堂。还可用来形容文章内容充实。
成语出处:
汉 扬雄《解嘲》:“顾默然而作《太玄》五千言,枝叶扶疏,独说数十余万言。”
34

支叶扶疏

成语拼音:
zhī yè fú shū
成语解释:
形容树木长势,颇为繁盛。也形容家族繁盛,子孙满堂,还可形容文章内容充实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武五子传》:“高皇帝,览踪迹,观得失,见秦建本非是,故改其路,规土连城,布王子孙,是以支叶扶疏,异姓不得间也。”
* 关于良好的成语 形容良好的成语 描述良好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