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言言语语的成语 (344个)

101

成语拼音:
chán yán nìng yǔ
成语解释:
中伤他人和奉承讨好的话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三折:“一个李存信,两头蛇谗。”
102

不成方圆

成语拼音:
bù chéng fāng yuán
成语解释:
方圆:借指规矩。形容行动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03

不哼不哈

成语拼音:
bù hēng bù hā
成语解释:
,该说而不说。
成语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68章:“马之悦仔细地看着,不哼不哈,心里悬着的那块石头,稳稳地落了下来。”
104

不可思议

成语拼音:
bù kě sī yì
成语解释:
原是佛教用;指神秘奥妙。不可用心意思忖;也不能用表达。后形容对事物情况、发展变化或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成语出处:
《维摩诘经 不思议品》:“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慧远义记:“不思据心,不议就口,解脱真德,妙在情妄心不及,是故名为不可思议。”
105

不堪

成语拼音:
bù kān yán zhuàng
成语解释:
指无法用来形容。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2回:“然而我在南京住了几时,官场上面的举动,也见了许多,竟有不堪状的。”
106

不知进退

成语拼音:
bù zhī jìn tuì
成语解释:
不知道应当前进还是应当后退。比喻无决断。也形容行动没有分寸。
成语出处:
汉 荀悦《汉纪 哀帝纪下》:“恐陛下有过失之讥,贤有小人不知进退之祸。”
107

拨嘴撩牙

成语拼音:
bō zuǐ liáo yá
成语解释:
撩:引逗,挑弄。指挑拨是非,胡
成语出处:
明 汤显祖《牡丹亭 围释》:“中间放着个蓼儿洼,明助着番家打汉家。通事中间,拨嘴撩牙。”
108

插插花花

成语拼音:
chā chā huā huā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不要你插插花花认我来,哭哭啼啼泪满腮。”
109

承风希旨

成语拼音:
chéng fēng xī zhǐ
成语解释:
承:顺承;希:企望。指行动迎合上级的意图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薛宣传》:“九卿以下,咸承风指。”
110

撺哄鸟乱

成语拼音:
cuān hōng niǎo luàn
成语解释:
撺哄:起哄。乱哄哄群鸟飞舞。形容你一我一,嘈杂混乱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众人起初吃酒写合同时,大家撺哄鸟乱,心下还有信有不信的意思。”
111

赤口白舌

成语拼音:
chì kǒu bái shé
成语解释:
赤:火红色。形容恶毒,出口伤人。
成语出处:
唐 卢仝《月蚀》诗:“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虫头上却吃月,不啄杀。
112

插科打诨

成语拼音:
chā kē dǎ hùn
成语解释:
科:古代戏曲用;插科:指剧中人的表情和动作;诨:戏谑;开玩笑;打诨:用诙谐的相戏谑。指演剧中插入一些滑稽幽默的动作和诙谐的逗引观众发笑。现也指在郑重场合中插入的戏谑动作或。也作“撒科打诨”、“搀科散诨”。
成语出处:
明 高明《琵琶记 副末开场》:“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
113

赤口毒舌

成语拼音:
chì kǒu dú shé
成语解释:
赤:火红色。形容恶毒,出口伤人。
成语出处:
唐 卢仝《月蚀》诗:“月蚀鸟宫十三度,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舌头上吃却月,不啄杀。”
114

扯空砑光

成语拼音:
chě kōng yà guāng
成语解释:
扯空:说假话。砑光:纸及布匹用石头磨光,使发光泽,叫“砑光”;比喻沾别人光。指花,骗人钱财。
成语出处:
清·艾衲居士《豆棚闲话》第十则:“那一带沿河临水住的,俱是靠着虎丘山上,养活不知多多少少扯空砑光的人。”
115

谗佞之徒

成语拼音:
chán nìng zhī tú
成语解释:
指说人坏话与用花谄媚的人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作弊,克减酒肉。都是那等谗佞之徒,贪爱贿赂的人。”
116

串通一气

成语拼音:
chuàn tōng yī qì
成语解释:
串通:互相勾结。暗中勾结;互相配合;采取一致的行动。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鸳鸯听了,便红了脸,说道:‘怪道,你们串通一气来算计我!’”
117

沉吟不决

成语拼音:
chén yīn bù jué
成语解释:
沉吟:深思吟味,引伸为犹豫;决:决断。形容人遇到难题时,自地决定不下来。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曹操《秋胡行》:“沉吟不决,遂上升天。”
118

沉吟未决

成语拼音:
chén yīn wèi jué
成语解释:
沉吟:深思吟味,引伸为犹豫;决:决断。形容人遇到难题时,自地决定不下来。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曹操《秋胡行》:“沉吟不决,遂上升天。
119

辞严义正

成语拼音:
cí yán yì zhèng
成语解释:
辞:词,。义:道理。辞严厉,义理正大。
成语出处:
宋 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120

咄咄逼人

成语拼音:
duō duō bī rén
成语解释: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成语出处:
晋 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 关于言言语语的成语 形容言言语语的成语 描述言言语语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