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言论的成语 (129个)

101

发瞽振聋

成语拼音:
fā gǔ zhèn lóng
成语解释:
发:开启;瞽:盲人;振:振动;聋:耳聋。使盲人也能看见,使聋人也听得见。比喻文章使人清醒感奋
成语出处:
汉·枚乘《七发》:“当时之是,虽有淹病滞疾,犹将伸佉起蹙,发瞽振聋而观望之也。”
102

发聋振聩

成语拼音:
fā lóng zhèn kuì
成语解释: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也能听到。发:开启;振:振动;聩:耳聋。比喻文章等唤醒麻木糊涂的;给人以极大的震动和启发。
成语出处:
清 蕊珠旧史《京尘杂录 厂年玉笋志》:“如洛钟之应铜山,蒲牢夜半鸣,足以~。”
103

扶墙摸壁

成语拼音:
fú qiáng mō bì
成语解释:
抚摸着墙壁。比喻主张比较软弱平庸。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回:“这两个鸟男女,正在缸里扶墙摸壁扎挣。”
104

风云人物

成语拼音:
fēng yún rén wù
成语解释:
风云:比喻飞快发展变化的形势、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应运而生;或行动在社会生活中有很大影响的人。也指在一定环境中;大家注目的人。
成语出处:
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
105

顾全大局

成语拼音:
gù quán dà jú
成语解释:
顾全:顾及;使不受损害;大局:全盘或整体;多指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一切、行动都要从全局出发;不使受到损害。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总求大人格外赏他们个体面,堵堵他们的嘴。这是卑职顾全大局的意思。”
106

哗众取宠

成语拼音:
huá zhòng qǔ chǒng
成语解释:
哗:虚夸;宠:宠信。指用虚夸的行动迎合群众;以博得他们的好感和信任。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
107

精悍短小

成语拼音:
jīng hàn duǎn xiǎo
成语解释:
悍:勇敢。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等简短有力
成语出处: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毕再遇》:“淳熙间,以勇名于军,精悍短小,盖骁将也。”
108

击节叹赏

成语拼音:
jī jié tàn shǎng
成语解释:
节:节拍;击节:打拍子;叹赏:赞叹赏识。指打着拍子欣赏诗文或艺术作品。形容对人的行为、、诗文、技艺等十分赞赏。
成语出处:
宋 王楙《野客丛书 阿房宫赋》:“击节叹赏,以谓善形容广大如此。”
109

聚讼纷然

成语拼音:
jù sòng fēn rán
成语解释:
聚:集中;讼:争辩。多而杂乱,看法不一致
成语出处:
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此其义后贤聚讼纷然,谓其徒尚有形之利,而不数无形之利。”
110

剑头一吷

成语拼音:
jiàn tóu yī xuè
成语解释:
剑头:指剑环头小孔;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无足轻重。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则阳》:“夫吹管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
111

空谷跫音

成语拼音:
kōng gǔ qióng yīn
成语解释:
跫:脚踏地的声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
成语出处:
明·宋濂《贞节堂记》:“《柏舟》之诗,不作久矣,余于妇庄,宁不若闻空谷跫音乎!”
112

扣人心弦

成语拼音:
kòu rén xīn xián
成语解释: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也作“动人心弦”。形容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成语出处:
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
113

暮鼓晨钟

成语拼音:
mù gǔ chén zhōng
成语解释:
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之声。比喻令人警觉醒悟的学说或。形容僧尼那样寂寞单调的生活。
成语出处:
南北朝 庚信《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月史》:“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
114

迷惑视听

成语拼音:
mí huò shì tīng
成语解释:
使人耳目迷乱。比喻以错误的欺骗社会,毒害群众。
成语出处:
萧作霖《复兴社述略》:“这是因为当时我们毕竟还不敢公然承认我们主张实行法西斯主义,还是觉得抱着三民主义这块招牌较能迷惑视听。”
115

谬种流传

成语拼音:
miù zhǒng liú chuán
成语解释:
谬:错误、差错;引申为走了样的;不正确的;种:种子。比喻荒谬错误的东西(、学风流派等)一代代流传下去。
成语出处:
明 汤显祖《答门人邓君迁书》:“第时课穿杂,谬种流传,纵浚发于慧心,或取惊于拙目。”
116

跫响空谷

成语拼音:
qióng xiǎng kōng gǔ
成语解释:
空谷中的行人之声。常比喻难得的音信、等。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117

切中时病

成语拼音:
qiè zhòng shí bìng
成语解释:
切:切合;中:恰好对上;病:害处。指发表的正好击中当时社会的弊病。
成语出处:
宋 龚明之《中吴纪闻 王彦光》:“彦光时主丽水簿,慨然上疏陈十弊,皆切中时病。”
118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成语拼音:
shí mù suǒ shì,shí shǒu suǒ zhǐ
成语解释:
指个人的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119

拾人涕唾

成语拼音:
shí rén tì tuò
成语解释:
涕唾:鼻涕唾沫。比喻自己没有创见,只是抄袭别人的、见解。
成语出处:
宋 严羽《沧浪诗话 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
120

生吞活剥

成语拼音:
shēng tūn huó bō
成语解释:
比喻机械地套用别人的、经验、方法;或囫囵吞枣、食而不化。
成语出处:
唐 刘肃《大唐新语 谱谑》:“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人为之谚云:‘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 关于言论的成语 形容言论的成语 描述言论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