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退的成语 (70个)

21

退无措

成语拼音:
jìn tuì wú cuò
成语解释:
退两难而无法应付。
成语出处:
明·宋濂《元史·忠义列传二》:“会西南风急,贼舟数千,果扬帆顺流鼓噪而至,舟遇桩不得动,退无措,黼帅将士奋击,发火翎箭射之,焚溺死者无算,余舟散走。”
22

退维艰

成语拼音:
jìn tuì wéi jiān
成语解释:
见“退维亟”。
成语出处:
清·江忠源《条陈军务疏》:“欲留则违其归顺之心,欲去则恐膺不测之戮,低回无计,退维艰。”
23

退亡据

成语拼音:
jìn tuì wáng jù
成语解释:
同“退无据”。
成语出处:
《魏书·袁翻传》:“且三雍异所,复乖卢蔡之义;退亡据,何用经通?”
24

退跋疐

成语拼音:
jìn tuì bá zǔ
成语解释:
犹言退两难。
成语出处:
《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25

退狐疑

成语拼音:
jìn tuì hú yí
成语解释:
退两难,迟疑不决。
成语出处:
唐·李靖《李卫公兵法·将务兵谋》:“信任过说,一彼一此,退狐疑,部伍狼籍。”
26

退惟咎

成语拼音:
jìn tuì wéi jiù
成语解释:
退两难而动辄得咎。
成语出处:
唐·道宣《统论前议优劣并赞》:“披沥丹款,未纡黄道,退惟咎,投措靡由。”
27

退两难

成语拼音:
jìn tuì liǎng nán
成语解释:
退都有困难。形容处于不能退不能退的困境之中。
成语出处:
元 郑德辉《周公摄政》第一折:“娘娘道不放微臣宫闱,退两难为。”
28

可以攻,退可以守

成语拼音:
jìn kě yǐ gōng,tuì kě yǐ shǒu
成语解释:
:前退退却;守:防守,固守。前可以攻击,后退可以固守。比喻攻和防守都有主动权
成语出处:
明·归有光《菎山县倭寇始末书》:“凡此数事,果能断自乃心,豫有成算,则用足兵强,形势险固,人心坚励,可以攻,退可以守。”
29

可以攻,据可以守

成语拼音:
jìn kě yǐ gōng,jù kě yǐ shǒu
成语解释:
:前退退却;据:占据。前可以攻击,后退可以固守。比喻攻和防守都有主动权
成语出处:
刘流《烈火金刚》第29回:“要是利用得好,那是可以攻,据可以守,游可以击,退可以走。”
30

退双难

成语拼音:
jìn tuì shuāng nán
成语解释:
见“退两难”。
成语出处:
明·孙柚《琴心记·家徒四壁》:“可怪退双难,羝羊触藩偏困。”
31

退维谷

成语拼音:
jìn tuì wéi gǔ
成语解释:
维:语气助词。谷:比喻困难处境。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成语出处:
《诗经 大雅 桑柔》:“人亦有言,退维谷。”
32

退维亟

成语拼音:
jìn tuì wéi jí
成语解释:
退都处于危急境地。
成语出处:
明·何景明《中林之棘》诗:“岂不是思,退维亟。”
33

退为难

成语拼音:
jìn tuì wéi nán
成语解释:
见“退两难”。
成语出处:
《魏书·李冲传》:“若容舟楫,必须停滞,师老粮乏,退为难。”
34

退无所

成语拼音:
jìn tuì wú suǒ
成语解释:
退均无容身之处。比喻处境困难。
成语出处:
明·孔迩《云蕉馆纪谈》:“妇怀孕十月已足,适至万山之门首而产,时将夜半矣,退无所,不得已就于门下,以手扳门环生一女子。”
35

退消息

成语拼音:
jìn tuì xiāo xī
成语解释:
增减;变化。
成语出处:
清·魏源《圣武记》叙:“因以溯洄于民力物力之盛衰,人材风俗退消息之本末。”
36

退有度

成语拼音:
jìn tuì yǒu dù
成语解释:
谓前退动作均合法度。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退有度,左右有局。”
37

退应矩

成语拼音:
jìn tuì yīng jǔ
成语解释:
退均合规矩。
成语出处:
《宋书·乐志》:“旄旍指麾,退应矩。”
38

退

成语拼音:
lǚ jìn lǚ tuì
成语解释:
旅:共,同。与众人一起退。形容跟着大家走,自己没有什么主张。
成语出处:
《国语 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退。”
39

羝羊触藩

成语拼音:
dī yáng chù fān
成语解释:
羝羊:公羊;触:抵撞;藩:篱笆。公羊的角缠在篱笆上,退不得。比喻退两难。
成语出处:
《周易 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40

跋前踬后

成语拼音:
bá qián zhì hòu
成语解释:
跋:踩;踬:被绊倒。本指狼向前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比喻退两难。
成语出处:
唐 韩愈《昌黎集 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 关于进退的成语 形容进退的成语 描述进退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