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的成语 (1015个)

101

璧合珠联

成语拼音:
bì hé zhū lián
成语解释:
比喻众美毕集,相得益彰。
成语出处:
见“璧合珠连”。
102

剥极必复

成语拼音:
bō jí bì fù
成语解释:
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成语出处:
陈其美《致黄克强书》:“剥极必复,否极必泰,循环之理,不减毫发。”
103

比肩并起

成语拼音:
bǐ jiān bìng qǐ
成语解释:
比:并列,紧靠。肩并肩地一齐起来。形容接连不断到来
成语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非相》:“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
104

避迹藏时

成语拼音:
bì jì cáng shí
成语解释:
指逃避时世。
成语出处:
唐 贾至《微子庙碑颂》:“而君崎岖险阻,避迹藏时。”
105

比肩迭迹

成语拼音:
bǐ jiān dié jì
成语解释:
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成语出处:
唐 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荣古虐今者,比肩迭迹。”
106

比肩叠迹

成语拼音:
bǐ jiān dié jì
成语解释:
比:并。肩并肩,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成语出处:
唐 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荣古虐今者,比肩叠迹。”
107

比肩迭踵

成语拼音:
bǐ jiān dié zhǒng
成语解释:
形容人多。迭踵,脚尖踩脚跟。
成语出处:
清 陈康棋《郎潜纪闻》卷一:“辽沉旧人,胜朝遗耈,比肩迭踵,同掌丝纶。”
108

比肩叠踵

成语拼音:
bǐ jiān dié zhǒng
成语解释:
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成语出处:
清 陈康棋《郎潜纪闻》卷一:“辽沈旧人,胜朝遗耈,比肩叠踵,同掌丝纶。”
109

比肩而立

成语拼音:
bǐ jiān ér lì
成语解释:
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三》:“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
110

比肩而事

成语拼音:
bǐ jiān ér shì
成语解释:
比肩:并肩;事:侍奉。肩并肩做事。指共事
成语出处:
宋·苏轼《范增论》:“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
111

弊绝风清

成语拼音:
bì jué fēng qīng
成语解释:
弊:弊病;弊端。营私舞弊、欺诈蒙骗的事情完全没有;风气十分良好。形容坏风气一扫而空。
成语出处:
宋 周敦颐《拙赋》:“呜呼,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弊绝风清。”
112

比肩皆是

成语拼音:
bǐ jiān jiē shì
成语解释:
到处都是。形容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
成语出处:
《旧唐书 元行冲传》:“然雅达通博,不代而生;浮学守株,比肩皆是。”
113

比肩继踵

成语拼音:
bǐ jiān jì zhǒng
成语解释:
比肩:肩膀挨着肩膀;继踵:脚尖碰着脚后跟。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着脚根。形容人多拥挤。
成语出处: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下九》:“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114

比肩接踵

成语拼音:
bǐ jiān jiē zhǒng
成语解释:
肩碰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
清 戴名世《序》:“天下之谬悠庸烂者,比肩接踵,不可胜数。”
115

比肩连袂

成语拼音:
bǐ jiān lián mèi
成语解释:
肩膀相并,衣袖相连。形容连接不断。
成语出处:
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 游恒山日记》;“近则龙山西亘,支峰东连,若比肩连袂。”
116

比肩齐声

成语拼音:
bǐ jiān qí shēng
成语解释:
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
成语出处:
《三国志·吴书·吾粲传》:“虽起孤傲,与同郡陆逊、卜静等比肩齐声矣。”
117

避井入坎

成语拼音:
bì jǐng rù kǎn
成语解释:
见“避坑落井”。
成语出处:
118

避阱入坑

成语拼音:
bì jǐng rù kéng
成语解释:
指避过了井,又掉进了坑里。比喻避去一害,又受另一害。阱,异“穽”
成语出处:
汉 焦赣《易林 观之益》:“避阱入坑,忧患日生。”一本作“避井入坎”。
119

避君三舍

成语拼音:
bì jūn sān shě
成语解释:
舍:古代计量单位,1舍=30里。指退让和回避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120

避军三舍

成语拼音:
bì jūn sān shè
成语解释:
指退让和回避。一舍:三十里。
成语出处:
见“避君三舍”。
* bi成语,bi的成语,带bi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