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的成语 (3714个)

1061

拆西补东

成语拼音:
chāi xī bǔ dōng
成语解释:
见“拆东补西”。
成语出处:
唐·寒山《诗》:“虽乃得如斯,有为多患累,与道殊悬运,拆西补东尔。”
1062

存心不良

成语拼音:
cún xīn bù liáng
成语解释:
存心:怀着某种心思或打算。指存着坏心眼。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六回:“他不服查账,非但是有弊病,一定是存心不良的了。
1063

寸心不昧

成语拼音:
cùn xīn bù mèi
成语解释:
寸心:区区之心;昧:隐藏。指不昧良心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二折:“你不将王法依,平将百姓欺,早难道寸心不昧。”
1064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成语拼音:
chǒu xí fù miǎn bù dé jiàn gōng gū
成语解释: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成语出处:
清·张岱《与祁世培》:“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缅焉呈面,公姑具眼,是妍是丑,其必有以区别之也。”
1065

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

成语拼音:
chǒu xí fù shǎo bù dé jiàn gōng pó
成语解释:
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7回:“常言道:‘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只得脱袍解带,免冠徒跣,跪于门外。”
1066

长揖不拜

成语拼音:
cháng yī bù bài
成语解释:
揖、拜:旧时的拱手、磕头礼。对长者或尊者只弯腰行拱手礼,不跪拜磕头。旧时指相见时态度不恭,为人高傲。
成语出处:
《汉书·高帝记》:“……沛公方踞床,使二女子洗足,生长揖不拜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倔于长者。’沛公辍足挥洗,起谢之。”
1067

苍蝇不抱没缝的蛋

成语拼音:
cāng yíng bù bào méi féng de dàn
成语解释:
形容自身不正,坏事才会找到头上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苍蝇不抱没缝的鸡蛋’,虽然这柳家的没偷,到底有些影儿,人才说他。”
1068

吃硬不吃软

成语拼音:
chī yìng bù chī ruǎn
成语解释:
好言好语不听从,态度一强硬,反使屈从了。形容人的外强中干,欺软怕硬。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戴大理嘱咐他的一番话,说胡统领的为人,吃硬不吃软。
1069

迟疑不断

成语拼音:
chí yí bù duàn
成语解释:
犹言迟疑不决。
成语出处:
唐 韩愈《沦淮西事宜状》:“迟疑不断,未有能成其事者也。”
1070

持疑不定

成语拼音:
chí yí bù dìng
成语解释:
疑:疑虑。心怀疑虑,迟迟不能决定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二卷:“众人持疑不定,六郎亦闷闷不乐。”
1071

迟疑不定

成语拼音:
chí yí bù dìng
成语解释:
犹言迟疑不决。
成语出处:
《易·蒙》“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唐·孔颖达疏:“师若迟疑不定,或再或三,是亵渎,渎则不告。”
1072

迟疑不决

成语拼音:
chí yí bù jué
成语解释:
犹豫疑惑,不能决定
成语出处:
《隋书 段文振传》:“迟疑不决,非上策也。”
1073

沉吟不决

成语拼音:
chén yīn bù jué
成语解释:
沉吟:深思吟味,引伸为犹豫;决:决断。形容人遇到难题时,自言自语地决定不下来。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曹操《秋胡行》:“沉吟不决,遂上升天。”
1074

持疑不决

成语拼音:
chí yí bù jué
成语解释:
疑:疑虑。心怀疑虑,迟迟不能决定
成语出处:
《周书·薛善传》:“而崇礼犹持疑不决。”
1075

出言不逊

成语拼音:
chū yán bù xùn
成语解释:
言:话;说;出言:说话;逊:谦让;恭顺。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也作“出口不逊。”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张郃传》:“图(郭图)惭,又更谮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郃惧,乃归太祖。”
1076

沉吟不语

成语拼音:
chén yīn bù yǔ
成语解释:
沉默地思量着,不说话。引伸为迟疑不决的态度。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万选听了,沉吟不语。
1077

愁颜不展

成语拼音:
chóu yán bù zhǎn
成语解释:
展:舒展。心里忧愁,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沈采《千金记·省女》:“奈我丈夫每日只是攻文习武,衣食艰苦,颇觉失望,以此愁颜不展。”
1078

纯一不杂

成语拼音:
chún yī bù zá
成语解释:
纯:纯粹;一:单一;杂:驳杂,不纯洁。形容纯粹、单一,没有杂质
成语出处:
鲁迅《“题未定”草》:“东林党也有小人,古今来无纯一不杂的君子群。”
1079

出淤泥而不染

成语拼音:
chū yū ní ér bù rǎn
成语解释:
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污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成语出处:
宋 朱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
1080

持正不阿

成语拼音:
chí zhèng bù ā
成语解释:
持守公正正派,不迎合阿谀。
成语出处: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一:“平居议论臧贬,务持正不阿;与人交,不以盛衰为轩轾。”
* bu成语,bu的成语,带bu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