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的成语 (3714个)

1521

闳大不经

成语拼音:
hong da bu jing
成语解释:
博大而不寻常。闳:宏大。经:寻常。
成语出处: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馀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
1522

虎毒不食儿

成语拼音:
hǔ dú bù shí ér
成语解释:
老虎再歹毒也不会吃掉自己的孩子
成语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3回:“自古虎毒不食儿,如今朝廷失政,大变伦常,各处荒乱,刀兵四起,天将不祥,祸乱已现。”
1523

画地为牢,议不入

成语拼音:
huà dì wéi láo,yì bù rù
成语解释: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1524

画地为狱,势不入

成语拼音:
huà dì wéi yù,shì bù rù
成语解释:
势:情势。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路温舒传》:“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1525

邯郸学步

成语拼音:
hán dān xué bù
成语解释: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步:迈步走路。步伐;相传战国时赵国人走路的步伐、姿势特别优美大方;威武好看。燕国寿陵地方有几个年轻人结伴到赵国去学习邯郸人的走路姿势。结果不但没有把赵国人的走路姿势学到手;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技能丢掉了。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1526

邯郸重步

成语拼音:
hán dān zhòng bù
成语解释:
唐沉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中遇道士吕翁,目昏思睡,吕翁授以青瓷枕,卢生进入梦乡,历尽富贵荣华。及醒,店主炊黄粱未熟。后因以“邯郸重步”喻进入梦乡。
成语出处:
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中遇道士吕翁,目昏思睡,吕翁授以青瓷枕,卢生进入梦乡,历尽富贵荣华。及醒,店主炊黄粱未熟。
1527

和而不唱

成语拼音:
hé ér bù chàng
成语解释:
赞同别人的意见,不坚持自己的说法。
成语出处:
《庄子·德充符》:“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城。”
1528

惠而不费

成语拼音:
huì ér bù fèi
成语解释:
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之亦惠而不费乎!”
1529

怙恶不改

成语拼音:
hù è bù gǎi
成语解释:
怙:坚持。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成语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2回:“岂得怙恶不改,又率领众仙布此恶阵?”
1530

诲而不倦

成语拼音:
huì ér bù juàn
成语解释:
诲:教诲,教导;倦:厌烦,疲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烦
成语出处:
汉·蔡邕《彭城姜伯淮碑》:“有名物定事之能,独见先睹之效,然犹学而不厌,诲而不倦。”
1531

好恶不愆

成语拼音:
hǎo è bù qiān
成语解释:
愆:差爽,失误。好坏、善恶分明,没有差错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五年》:“好恶不愆,民知所适。”
1532

怀恶不悛

成语拼音:
huái è bù quān
成语解释:
悛:悔改。心藏奸恶,不思悔改
成语出处:
《周书·武帝纪》:“而彼怀恶不悛,寻事侵轶,背言负信,窃邑藏奸。”
1533

讳恶不悛

成语拼音:
huì è bù quān
成语解释:
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成语出处:
《左传 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后汉书 朱穆传》:“讳恶不悛,卒至亡灭。”
1534

华而不实

成语拼音:
huá ér bù shí
成语解释:
华;同“花”;开花;实:结果实。光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内里空虚;有名无实。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1535

好恶不同

成语拼音:
hǎo è bù tóng
成语解释:
爱好和憎恶各不相同。形容人的志趣、志向和思想感情各异。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公卿大夫,好恶不同。”
1536

和而不同

成语拼音:
hé ér bù tóng
成语解释:
和:和睦;同:苟同;无原则地附和。与人和睦相处;但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苟同。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537

豪放不羁

成语拼音:
háo fàng bù jī
成语解释:
羁:束缚。形容人性情豪迈直爽气魄大而不受拘束。
成语出处:
《清史稿 文艺传 侯方域》:“(方域)性豪迈不羁,为文有奇气。”
1538

毫发不爽

成语拼音:
háo fà bù shuǎng
成语解释:
毫发:细发和头发;爽:差错。形容一丝一毫都不差。也作“毫厘不爽”。
成语出处:
明 李贽《观音问 答自信》:“悭贪者报以饿狗,毒害者报以虎狼,分厘不差,毫发不爽。”
1539

荒怪不经

成语拼音:
huāng guài bù jīng
成语解释:
极其荒唐,不合常理
成语出处:
宋·王楙《野客丛书·相如上林赋》:“其夸苑囿之大,固无荒怪不经之说,后世学者,往往读之不通。”
1540

怙过不悛

成语拼音:
hù guò bù quān
成语解释:
坚持错误不改。
成语出处:
清·林则徐《传谕唩嚟哆将澳门洋楼鸦片呈缴》:“倘再执迷不悟,不肯尽数缴呈,妄思存留售卖,是其有心违抗,怙过不悛。”
* bu成语,bu的成语,带bu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