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的成语 (3714个)

1661

今不如昔

成语拼音:
jīn bù rú xī
成语解释:
昔:往昔;过去。现在不如过去。
成语出处: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冷斋不读书》:“洪觉范《冷斋夜话》,谓山谷嫡宜州,殊坦夷,作诗曰:‘老色日上面,欢宗日去心,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
1662

间不容息

成语拼音:
jiàn bù róng xī
成语解释:
间:中间;容:容纳;息:喘息。中间都不容喘一口气。形容时机紧迫,不容延误。
成语出处:
《文子·道原》:“时之变则间不容息,先之则太过,后之则不及。”
1663

接不上茬

成语拼音:
jiē bù shàng chá
成语解释:
接不上别人的话头说话,指不能继续下去
成语出处:
1664

举步生风

成语拼音:
jǔ bù shēng fēng
成语解释:
形容走路特别快或办事干净利索。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相见了,便觉得分外高兴,说话处,脾胃多燥,行事时,举步生风,是这二种人与他说得活着。”
1665

举不胜举

成语拼音:
jǔ bù shèng jǔ
成语解释:
举:列举;不胜:不尽。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很多。
成语出处:
鲁迅《伪自由书 后记》引谷春帆《谈“文人先行”》:“公开告密,卖友求荣,卖身投靠的勾当,举不胜举。”
1666

箭不虚发

成语拼音:
jiàn bù xū fā
成语解释:
箭射得准;每发必中。也作“弓不虚发”。
成语出处:
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弓不虚发,应声而倒。”
1667

计不旋跬

成语拼音:
jì bù xuán kuǐ
成语解释:
谓计谋的实现十分神速。
成语出处:
《新唐书·孙伏伽传》:“陛下举晋阳,天下响应,计不旋跬,大业以成。”
1668

积不相能

成语拼音:
jī bù xiāng néng
成语解释:
积:积久而成的;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君与刘公积不相能,而信其虚淡,不为之备,终受制矣。”
1669

军不血刃

成语拼音:
jūn bù xuè rèn
成语解释:
兵器上没有血。谓未交锋就取得胜利。
成语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为后帝伐魏诏》:“故鸣条之役,军不血刃,牧野之师,商人倒戈。”
1670

饥不暇食

成语拼音:
jī bù xiá shí
成语解释:
肚子饿了也没空吃饭。形容全神贯注地忙于事务。
成语出处:
晋·葛洪《神仙传·阴长生》:“饥不暇食,思不敢归,劳不敢息。”
1671

计不旋踵

成语拼音:
jì bù xuán zhǒng
成语解释:
计:计议,打算;旋踵:旋转脚跟。脚跟还未转过来,计议就定了下来。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拿定主意。也比喻行动迅速,毫不犹豫。
成语出处:
汉 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夫边郡之士……触白刃,早流矢,议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仇。”
1672

急不暇择

成语拼音:
jí bù xiá zé
成语解释:
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成语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回:“三人急不暇择,从窦中鱼贯而出,外面正是一条逼狭的胡同,还静悄悄的没人阻住。”
1673

机不旋踵

成语拼音:
jī bù xuán zhǒng
成语解释:
形容时机短暂。旋踵,转过脚后跟。
成语出处:
唐·皇甫枚《三水小牍·宋柔》:“机不旋踵,时不再来。必发今宵,无贻后悔。”
1674

季布一诺

成语拼音:
jì bù yī nuò
成语解释:
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1675

迥不犹人

成语拼音:
jiǒng bù yóu rén
成语解释:
指卓然超绝,不同于人
成语出处:
清 梁章锯《浪迹丛谈 二十四桥》:“玉生曾受业于方茶山先生,故其诗笔迥不犹人。”
1676

几不欲生

成语拼音:
jī bù yù shēng
成语解释:
几:几乎;欲:想。几乎都不想活了。
成语出处:
宋 吕大钧《吊说》:“其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1677

军不厌诈

成语拼音:
jūn bù yàn zhà
成语解释:
厌:厌弃,排斥;诈:蒙骗。用兵作战时当尽量使用欺诈等计谋来迷惑敌人
成语出处:
春秋·楚·孙武《孙子兵法·计篇》:“兵者,诈道也。”李筌注:“军不厌诈。”
1678

脚不沾地

成语拼音:
jiǎo bù zhān dì
成语解释:
见“脚不点地”。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那李嬷嬷脚不沾地,跟着凤姐儿走了。”
1679

俭不中礼

成语拼音:
jiǎn bù zhòng lǐ
成语解释:
指节省太过而不合于礼
成语出处:
《诗经 唐风 蟋蟀序》:“《蟋蟀》,刺晋僖公也。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之。”
1680

急不择路

成语拼音:
jí bù zé lù
成语解释:
急得来不及选择道路地乱跑。形容非常紧迫。
成语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张鸿渐》:“张是夜越莽穿榛,急不择途;及明,困殆已极。”
* bu成语,bu的成语,带bu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