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g的成语 (343个)

121

谠言直声

成语拼音:
dǎng yán zhí shēng
成语解释: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成语出处:
唐 白居易《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铭序》:“由校书郎拜左拾遗,不数月,谠言直声动于朝廷。”
122

当着不着

成语拼音:
dāng zhuó bù zhuó
成语解释:
指应该做的事不做,而不该做的事却做了。
成语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围释》:“老大王,你可也当着不着的。”
123

当轴处中

成语拼音:
dāng zhóu chǔ zhōng
成语解释:
正处在车轴的中间。比喻官居要位。
成语出处:
汉 桓宽《盐铁论 杂论》:“车丞相即周吕之列,当轴处中,括囊不言,容身而去,彼哉!彼哉!”
124

带着铃铛去做贼

成语拼音:
dài zhe líng dāng qù zuò zéi
成语解释:
比喻要干隐秘的事而自己先声张出去。
成语出处:
《新中国未来记》第五回:“既是一点儿把握都没有,却天天在那里叫嚣狂掷,岂不是俗语说的‘带着铃铛去做贼’吗?”
125

当之无愧

成语拼音:
dāng zhī wú kuì
成语解释:
承受得起这种荣誉或称号;一点也不必感到惭愧。当:担当;承受;之:指所给的荣誉或称号。
成语出处:
宋 欧阳修《回丁判官书》:“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当之而不愧也。”
126

当之有愧

成语拼音:
dāng zhī yǒu kuì
成语解释:
担当不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感到惭愧。
成语出处:
宋·欧阳修《回丁判官书》:“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当之而不愧也。”常用自谦之辞。
127

阿党比周

成语拼音:
ē dǎng bǐ zhōu
成语解释:
相互勾结,相互偏袒,结党营私。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何晏集解引三国 魏 王肃曰:“或众阿党比周,或其人特立不群,故好恶不可不察也。”
128

阿党相为

成语拼音:
ē dǎng xiāng wéi
成语解释:
阿党:偏袒、偏私一方。为了谋求私利相互偏袒、包庇.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诸葛丰传》:“今以四海之大,曾无伏节死谊之臣,率尽苟合取容,阿党相为,念私门之利,忘国家之政。”
129

罚不当罪

成语拼音:
fá bù dāng zuì
成语解释:
罚:处罚;当:相当;相称。所作的处罚与所犯的罪行不相称。
成语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130

锋不可当

成语拼音:
fēng bù kě dāng
成语解释:
锋:锋芒,指刀剑的刃和尖;当:阻挡、承受。锋芒纯利,没有东西可以承受。形容气势极盛,不可阻挡。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锋不可当。”
131

焚巢荡穴

成语拼音:
fén cháo dàng xué
成语解释:
比喻彻底摧毁。
成语出处:
明·唐顺之《牌》:“各处劲兵前来,焚巢荡穴,不留一人,乃已。”
132

放荡不羁

成语拼音:
fàng dàng bù jī
成语解释:
放荡:不受约束或行为不检点;羁:约束。形容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成语出处:
晋 王隐《晋书 王长文传》:“少以才学知名,而放荡不羁,州府辟命皆不就。”
133

放荡驰纵

成语拼音:
fàng dàng chí zòng
成语解释:
驰:乱跑。没有管束地乱跑乱逛。形容不求进步,到处游荡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9回:“近来仗着祖母的溺爱,父母亦不能十分严紧拘管,更觉放荡驰纵,任性恣情,最不喜务正。”
134

罚当其罪

成语拼音:
fá dāng qí zuì
成语解释:
罚:处罚,惩罚。所作处罚和所犯罪行相当
成语出处:
唐·王方庆《魏郑公谏录·对百官应有堪用者》:“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
135

放荡形骸

成语拼音:
fàng dàng xíng hái
成语解释:
行为放纵,不拘礼节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尽着他放荡形骸,我可也万千事,不折证。”
136

风流跌宕

成语拼音:
fēng liú diē dàng
成语解释:
跌宕:为人放纵,不拘束。气度超脱,潇洒放逸。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那宝玉素闻北静王的贤德,且才貌俱全,风流跌宕,不为官俗国体所缚,每思相会,只是父亲拘束,不克如愿。今见反来叫他,自是喜欢。”
137

伐异党同

成语拼音:
fá yì dǎng tóng
成语解释:
伐:讨伐,攻击。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成语出处:
《后汉书 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
138

奋勇当先

成语拼音:
fèn yǒng dāng xiān
成语解释:
精神奋发;勇敢地冲在最前面;战斗在最前列。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要有俺五百义兵家将,都要的奋勇当先,相持对垒。”
139

泛应曲当

成语拼音:
fàn yīng qǔ dāng
成语解释:
谓广泛适应,无不恰当。
成语出处:
《朱子语类》卷十三:“若得胸中义理明,从此去量度事物,自然泛应曲当。”
140

狗党狐朋

成语拼音:
gǒu dǎng hú péng
成语解释:
见“狐朋狗党”。
成语出处:
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我是个诗坛酒社文章士,不比那狗党狐朋恶少年。”
* dang成语,dang的成语,带dang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