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i的成语 (202个)

121

千里馈粮,士有饥色

成语拼音:
qiān lǐ kuì liáng,shì yǒu jī sè
成语解释:
馈:赠送。缺粮时从千里之外送来,难免士兵挨饿。比喻远粮不解近饥,远水不解近渴
成语出处:
郑观应《盛世危言·恳荒》:“千里馈粮,士有饥色,虽有精兵名将,又岂能不饮不食。”
122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成语拼音:
qiān lǐ zhī dī,kuì yú yǐ xuè
成语解释:
堤:堤坝;溃:崩溃;蚁穴:蚂蚁洞。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成语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123

气杀钟馗

成语拼音:
qì shā zhōng kuí
成语解释:
气:气恼。比喻因愤怒而脸色难看
成语出处:
鲁迅《离婚》:“他们就是专和我作对,一个个都像个‘气杀钟馗’。”
124

群蚁溃堤

成语拼音:
qún yǐ kuì dī
成语解释:
溃:溃决。细小的蚁洞可以溃决堤坝。比喻细小的漏洞可以酿成大错。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125

衾影无愧

成语拼音:
qīn yǐng wú kuì
成语解释:
指在私生活中无丧德败行之事问心无愧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我们讲理学的人,最讲究的是‘慎独’工夫,总要能够衾影无惭,屋漏不愧。”
126

勤则不匮

成语拼音:
qín zé bù kuì
成语解释:
匮:不足。只要勤劳就不会缺少物资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127

日中必移,月满必亏

成语拼音:
rì zhōng bì yí,yuè mǎn bì kuī
成语解释:
移:迁移。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满圆就要亏缺。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日中必移,月满必亏;先王之道,乍存乍亡。”
128

日中必昃,月满必亏

成语拼音:
rì zhōng bì zè,yuè mǎn bì kuī
成语解释:
昃:太阳偏西。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满圆就要亏缺。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9卷:“日中必昃,月满必亏。明公功名到此,已无可加,急流勇退,此其时矣。”
129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成语拼音:
rì zhōng zé yí,yuè mǎn zé kuī
成语解释:
移:迁移。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满圆就要亏缺。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
130

日中则昃,月满则亏

成语拼音:
rì zhōng zé zè,yuè mǎn zé kuī
成语解释:
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满就要亏缺。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成语出处:
《易 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乎人乎!”
131

十浆五馈

成语拼音:
shí jiāng wǔ kuì
成语解释:
典出《列子 黄帝》:“子列子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恶乎惊?’‘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谓十家卖浆者之中有五家争先送来。本谓卖浆者争利,后用以比喻争相设宴款待。
成语出处:
典出《列子·黄帝》:“子列子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恶乎惊?’‘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
132

山亏一篑

成语拼音:
shān kuī yī kuì
成语解释:
《书 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节缩。喻功败垂成。
成语出处: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节缩。
133

三年不窥园

成语拼音:
sān nián bù kuī yuán
成语解释:
窥:偷看。眼睛看不见园中的景色。形容学习、研究专心致志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书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134

十室九匮

成语拼音:
shí shì jiǔ kuì
成语解释:
形容因各种自然或社会的原因而造成百姓贫困的景象。匮,指财物匮乏。
成语出处:
宋·欧阳修《新唐书·西域传上·高昌》:“今高昌诛灭,威动四夷,然自王师始征,河西供役,飞米转刍,十室九匮,五年未可复。”
135

石室金匮

成语拼音:
shí shì jīn kuì
成语解释:
亦作“石室金鐀”。古代国家收藏重要文献的地方。
成语出处:
《史记·太史公自序》:“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司马贞索隐:“石室、金匮皆国家藏书之处。”
136

受之无愧

成语拼音:
shòu zhī wú kuì
成语解释:
受:接受,得到。得到某种奖励或荣誉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成语出处: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四卷:“这些钱是自己豁出老命赚来的,万般辛苦,受之无愧。”
137

受之有愧

成语拼音:
shòu zhī yǒu kuì
成语解释:
受:接受,得到。得到某种奖励或荣誉感到惭愧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七回:“又买礼来,使老身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138

恬不知愧

成语拼音:
tián bù zhī kuì
成语解释:
见“恬不知耻”。
成语出处:
清·阎尔梅《房琯论》:“军法,大将失律者,斩。琯失律,宜斩;不斩而罢,已属非法,尚恬不知愧,宾客盈门。”
139

兔葵燕麦

成语拼音:
tù kuí yàn mài
成语解释:
形容景象荒凉。
成语出处:
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绝句》:“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
140

桃李之馈

成语拼音:
táo lǐ zhī kuì
成语解释:
《诗·大雅·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原谓互赠礼品,后引申指送礼,贿赂。
成语出处:
《诗·大雅·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 kui成语,kui的成语,带kui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