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的成语 (1967个)

1041

七死八活

成语拼音:
qī sǐ bā huó
成语解释:
如同多次死去活来一般。形容受尽痛苦。
成语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你哄着谁哩,你把这个饿鬼弄的七死八活,却要怎么?”
1042

七手八脚

成语拼音:
qī shǒu bā jiǎo
成语解释:
原指比一般人多好几个手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忙乱。
成语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20卷:“上尚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
1043

七首八脚

成语拼音:
qī shǒu bā jiǎo
成语解释:
形容慌张乱闯。
成语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他本来不会走城里的路,这时着了急,七首八脚的乱跑,眼睛又不看着前面,跑了一箭多路,一头撞到一顶轿子上。”
1044

七上八落

成语拼音:
qī shàng bā luò
成语解释:
形容心神不定或慌乱不安。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洪太尉倒在树根底下,唬的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那心头一似十五个吊桶,七上八落的响,浑身却如重风麻木,两腿一似斗败公鸡,口里连声叫苦。”
1045

七事八事

成语拼音:
qī shì bā shì
成语解释:
形容事情多而杂乱。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1回:“家中正七事八事,听见薛嫂来说此话,唬得慌了手脚。”
1046

七损八伤

成语拼音:
qī sǔn bā shāng
成语解释:
形容损伤惨重。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后面伏兵齐起,这索超便有三头六臂,也须七损八伤。”又第一百九回:“降者三万人,除那逃走脱的,其余都是十死九活,七损八伤,颠翻在地,被人马践踏,骨肉如泥的,不计其数。”
1047

七上八下

成语拼音:
qī shàng bā xià
成语解释:
形容心神不安的惊惶样子。
成语出处:
宋 宗杲说《大慧普觉禅师语录》第21卷:“方寸里七上八下,如咬生铁橛,没滋味时,切莫退志。”
1048

七舌八嘴

成语拼音:
qī shé bā zuǐ
成语解释:
同“七嘴八舌”。
成语出处:
丁玲《奔》:“茶馆里又围了许多人,都把他们当做谈话的中心,七舌八嘴,然而没有一句话可以暂时使他们宽心一下。”
1049

弃俗出家

成语拼音:
qì sú chū jiā
成语解释:
弃:放弃;俗:尘俗。放弃世俗出家为僧尼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今有这个表弟姓鲁,是关西军汉出身,因见尘世艰辛,情愿弃俗出家。”
1050

欺世盗名

成语拼音:
qī shì dào míng
成语解释:
欺:欺骗;世人:指当时的人。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成语出处:
荀况《荀子 不苟》:“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
1051

耆宿大贤

成语拼音:
qí sù dà xián
成语解释:
耆:老。指有名望有学问的老年人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樊儵传》:“耆宿大贤,多见废弁。”
1052

欺世钓誉

成语拼音:
qī shì diào yù
成语解释:
欺:欺骗;世:世人;誉:名声。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成语出处:
《元史·隐逸传》:“世主亦苟取其名而强起之,不如所闻,则曰:‘是欺世钓誉者也。’”
1053

起师动众

成语拼音:
qǐ shī dòng zhòng
成语解释: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成语出处:
《晋书·吕纂传》:“夫起师动众,必参之天人,苟非其时,圣贤所不为。”
1054

七十二变

成语拼音:
qī shí èr biàn
成语解释:
变化多端的策略、手法和方法
成语出处:
毛泽东《矛盾论》:“神话中的许多变化,例如《山海经》中所说的‘夸父追日’,《淮南子》中所说的‘羿射九日’,《西游记》中所说的孙悟空七十二变……”
1055

七十二行

成语拼音:
qī shí èr háng
成语解释:
泛指各行各业。
成语出处:
陶行知《自动学校贺诗》:“有个学校真奇怪,小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
1056

起死回骸

成语拼音:
qǐ sǐ huí hái
成语解释:
使死人或死东西复活。形容医术高明。比喻挽救了看来没有希望的事情
成语出处:
宋·范成大《问天医赋》:“窃闻大神,天医之王。范围堪舆,运平阴阳;起死回骸,斡旋天藏。”
1057

起死回生

成语拼音:
qǐ sǐ huí shēng
成语解释: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成语出处:
《太平广记 太玄女》引《女仙传》语:“行三十六术甚效,起死回生,救人无数。”
1058

欺世惑俗

成语拼音:
qī shì huò sú
成语解释:
欺骗世人,破坏习俗
成语出处:
郭沫若《惠施的思想与性格》:“在思想革命的时期,一种学论初出世时,谁不受人非难,被诋为非圣无法,离经畔道,欺世惑俗,乃至处于极刑呢?”
1059

泣数行下

成语拼音:
qì shù háng xià
成语解释:
眼泪接连不断的往下掉。形容非常悲伤。
成语出处:
汉 班固《汉书 高帝纪》:“令儿皆和习之。上乃起舞,忼慨伤怀,泣数行下。”
1060

欺世惑众

成语拼音:
qī shì huò zhòng
成语解释:
欺骗世人,迷惑大众。指坏人以欺骗手段博得信任
成语出处:
* qi成语,qi的成语,带qi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