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的成语 (1967个)

1301

神飞气扬

成语拼音:
shén fēi qì yáng
成语解释:
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成语出处:
清·李渔《蜃中楼·义举》:“大丈夫见义即为,还拣甚么日子,叫左右带马过来,我神飞气扬,这叫做当仁见义无谦让。”
1302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成语拼音:
sān fēn sì rén,qī fēn sì guǐ
成语解释:
詈词。骂人长相难看。
成语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你看我家那身不满尺的丁树,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1303

三分天下有其二

成语拼音:
sān fēn tiān xià yǒu qí èr
成语解释:
泛指势力强大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1304

三分像人,七分似鬼

成语拼音:
sān fēn xiàng rén,qī fēn sì guǐ
成语解释:
骂人的话。骂人长相难看。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我嫁得这等一个,也不枉了为人一世!你看我那三寸丁谷树皮,三分像人,七分似鬼,我直恁地晦气!”
1305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成语拼音:
sān fēn xiàng rén,qī fēn xiàng guǐ
成语解释:
形容人长相丑陋,也指人遭疾病或其折磨后不成人样子。
成语出处: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 大公资助张协》:“我嫁你!看牛骨自不中,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1306

三过其门而不入

成语拼音:
sān guò qí mén ér bù rù
成语解释: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成语出处:
《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1307

双管齐下

成语拼音:
shuāng guǎn qí xià
成语解释:
管:笔;齐:同时。双手执笔同时作画。比喻为达到某个目的同时采取两种措施或同时做两件事情。
成语出处:
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故事拾遗》:“唐张璪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
1308

韶光淑气

成语拼音:
sháo guāng shū qì
成语解释:
韶光:美好的时光;淑:美好。春天的美好景象
成语出处:
唐·李世民《春日玄武门宴群臣》诗:“韶光开令序,淑气动芳年。”
1309

饰怪装奇

成语拼音:
shì guài zhuāng qí
成语解释:
谓故为怪异。
成语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变调》:“今之梨园,购得一新本,则因其新而愈新之,饰怪装奇,不遗余力。”
1310

神号鬼泣

成语拼音:
shén hào guǐ qì
成语解释:
见“神号鬼哭”。
成语出处:
陈毅《满江红·黄金海岸》词:“尽是黄金,这海岸,摩天壁立。任掠夺,大洋风雨,神号鬼泣。”
1311

神乎其技

成语拼音:
shén hū qí jì
成语解释:
形容技艺或手法十分高明。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1回:“他仅着这个法子去拐骗金银,又乐得人人甘心被他拐骗,这才是神乎其技呢!”
1312

三魂七魄

成语拼音:
sān hún qī pò
成语解释:
魂:旧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魄:旧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道家语,称人身有“三魂七魄”。
成语出处:
《抱朴子·地真》:“欲得通神,宜水火水形分,形分则自见其身中之三魂七魄。”
1313

神乎其神

成语拼音:
shén hū qí shén
成语解释:
神:神秘;乎:语气助词;表示感叹;其:那样。形容非常奇妙神秘。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75回:“向日闻得古人有‘袖占一课’之说,真是神乎其神,我只当是神仙所为,凡人不能会的。”
1314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成语拼音:
shé huà wéi lóng,bù biàn qí wén
成语解释:
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成语出处:
《史记·外戚世家》:“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家化为国,不变其姓。”
1315

神会心契

成语拼音:
shén huì xīn qì
成语解释:
会:领会,理解;契:投合。互相之间,内心理解并相投合
成语出处:
《宣和书谱·行书·王安石》:“而京师神会心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可与方驾。”
1316

受夹板气

成语拼音:
shòu jiā bǎn qì
成语解释:
夹在中间受气,两头不讨好
成语出处:
凌力《少年天子》第一章:“福临满脑门冒火,感到他在受夹板气。”
1317

适居其反

成语拼音:
shì jū qí fǎn
成语解释:
见“适得其反”。
成语出处:
李大钊《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这都是大错特错,唯物史观及于人生的影响乃适居其反。”
1318

三缄其口

成语拼音:
sān jiān qí kǒu
成语解释:
嘴上贴了三次封条。形容言语非常谨慎;或不开口。缄:封;闭。
成语出处:
汉 刘向《说苍 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1319

世济其美

成语拼音:
shì jì qí měi
成语解释:
指后代继承前代的美德。
成语出处:
《左传 文公十八年》:“世济其美,不陨其名。”孔颖达疏:“世济其美,后世承前世之美。”
1320

三江七泽

成语拼音:
sān jiāng qī zé
成语解释:
泛指江河湖泽。
成语出处:
唐·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 qi成语,qi的成语,带qi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