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的成语 (1967个)

1381

神气自若

成语拼音:
shén qì zì ruò
成语解释:
自若:如常。形容在异常情况下态度镇定,神情不变
成语出处:
《晋书·庾亮传》:“冰神气自若,曰:‘是必虚妄。’”
1382

绳其祖武

成语拼音:
shéng qí zǔ wǔ
成语解释:
绳:继续;武:足迹。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比喻继承祖业。
成语出处:
《诗经 大雅 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1383

适如其分

成语拼音:
shì rú qí fēn
成语解释:
犹言恰如其分。
成语出处: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高祖》:“权者,轻重适如其分之准也。”
1384

身入其境

成语拼音:
shēn rù qí jìng
成语解释:
身:亲身;境:环境。指亲自经历了那种境地
成语出处:
清·周生《扬州梦·梦中人·毕生妇》:“时而点头会意……时而如身入其境。”
1385

肃然起敬

成语拼音:
sù rán qǐ jìng
成语解释:
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尊敬的心情。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规箴》:“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暢,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1386

竦然起敬

成语拼音:
sǒng rán qǐ jìng
成语解释:
竦然:肃敬的样子;起敬:产生尊敬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成语出处:
明·归有光《少傅陈公六十寿诗序》:“其为人忠诚悃愊,人望之者,不言而竦然起敬。”
1387

神融气泰

成语拼音:
shén róng qì tai
成语解释:
精神融和气息通泰。
成语出处:
金·王若虚《四醉图赞》:“漠乎其如忘其声,茫乎其如忘其形,神融气泰,无欲而无营,渺乎其如物之莫撄也。”
1388

水乳之契

成语拼音:
shuǐ rǔ zhī qì
成语解释:
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成语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至伏肘腋之间,而为心腹之大患,托水乳之契,而藏钧距之深谋,则不知者或多矣。”
1389

死声咷气

成语拼音:
sǐ shēng huó qì
成语解释:
大声嘶喊、哭叫。
成语出处: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听不的他死声咷气,恶叉白赖。”
1390

死声活气

成语拼音:
sǐ shēng huó qì
成语解释:
阴阳怪气的声音。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6回:“鹊噪檐前不肯休,死声活气没来由。”
1391

四时气备

成语拼音:
sì shí qì bèi
成语解释:
四时:春、夏、秋、冬。四时之气具备。比喻人的气度弘远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
1392

闪烁其词

成语拼音:
shǎn shuò qí cí
成语解释:
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痛史》第25回:“何况这等事本来是缜密的,或者定伯故意闪烁其词,更未可定。”
1393

闪烁其辞

成语拼音:
shǎn shuò qí cí
成语解释:
闪烁:光线忽明忽暗、摇动不定。比喻说话躲躲闪闪。指说话吞吞吐吐;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第25回:“何况这等事本来是缜密的,或者定伯故意闪烁其词,更未可定。”
1394

盛暑祁寒

成语拼音:
shèng shǔ qí hán
成语解释:
祁:大。炎热的夏天,严寒的冬季。形容气候条件恶劣的时节
成语出处:
《旧五代史·晋书·崔悦传》:“指命仆役,亦用礼节,盛暑祁寒,不便冒犯。”
1395

死生契阔

成语拼音:
sǐ shēng qì kuò
成语解释:
契阔:久别的情怀。指生死离合
成语出处:
《诗经·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1396

三蛇七鼠

成语拼音:
sān shé qī shǔ
成语解释:
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成语出处:
清·翟灏《通俗编·禽鱼》:“一亩之地,三蛇七鼠。”
1397

束上起下

成语拼音:
shù shàng qǐ xià
成语解释:
犹承上启下。多用于诗文评语。
成语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5回清·栖霞居士评阅:“下半折遥承第十回,以碧桃起波,引起下六回文字,亦束上起下必不可少之文。”
1398

生上起下

成语拼音:
shēng shàng qǐ xià
成语解释:
起:扶起,引申为启发。承接前者,引出后者
成语出处:
《旧唐书·褚无量传》:“凡者,生上起下之名,不专系于本职。”
1399

死声淘气

成语拼音:
sǐ shēng táo qì
成语解释:
见“死声咷气”。
成语出处:
明·冯惟敏《醉太平·李中麓醉归堂夜话》曲:“死声淘气叫皇天,老天公不管。”
1400

四时之气

成语拼音:
sì shí zhī qì
成语解释:
本指一年四季的气象,后以“备四时之气”喻指人的气度弘远。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
* qi成语,qi的成语,带qi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