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的成语 (1967个)

1721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成语拼音:
yǐ qí hūn hūn,shǐ rén zhāo zhāo
成语解释:
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722

崟崎历落

成语拼音:
yín qí lì luò
成语解释:
崟:山高的样子;历落:形容仪态俊伟,与众不同。指人的仪态俊伟出众,品格像山一样超群拔俗
成语出处:
清·黄宗羲《时湮谢君墓志铭》:“余读杜伯原《谷音》,所记二十九人,崟崎历落,或上书,或浮海,或仗剑沉渊。”
1723

一栖两雄

成语拼音:
yī qī liǎng xióng
成语解释:
比喻两雄对峙,势不并存。
成语出处:
《韩非子·扬权》:“毋弛而弓,一栖两雄。一栖两雄,其斗(喭页)(喭页)。”
1724

云起龙襄

成语拼音:
yún qǐ lóng xiāng
成语解释:
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成语出处:
《汉书·叙传下》:“云起龙襄,化为侯王。”颜师古注:“襄,举也。”一本作“云起龙骧”。
1725

云起龙骧

成语拼音:
yún qǐ lóng xiāng
成语解释:
骧:腾起。如云涌升,如龙腾起。旧时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成语出处:
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云起龙襄,化为侯王。”
1726

怨气满腹

成语拼音:
yuàn qì mǎn fù
成语解释:
胸中充满了怨恨的情绪。形容怨愤之气极大。
成语出处:
《后汉书 祭祀志上》:“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
1727

有气没力

成语拼音:
yǒu qì méi lì
成语解释:
见“有气无力”。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七卷:“子春一心想着要那老者的银子,又怕他说谎,这两只脚虽则有气没力的,一步步荡到波斯馆来;一双眼却紧紧望那老者在也不在。”
1728

幽期密约

成语拼音:
yōu qī mì yuē
成语解释:
幽期:相爱男女幽会的时刻。指男女青年定期秘密会面。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焚名香暗中祷告:只愿得红娘休劣,夫人休焦,犬儿休恶!佛罗,早成就了幽期密约。”
1729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成语拼音:
yīng qí míng yǐ,qiú qí yǒu shēng
成语解释:
嘤:鸟鸣声。鸟儿在嘤嘤地鸣叫,寻求同伴的应声。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1730

摇旗呐喊

成语拼音:
yáo qí nà hǎn
成语解释:
呐喊:奋力激呼。指古代作战时;摇动旗子;大声喊杀助威。
成语出处:
元 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你这般摇旗呐喊,簸土扬沙。”
1731

娱妻弄子

成语拼音:
yú qī nòng zǐ
成语解释:
和妻子儿女玩乐。
成语出处:
《西游补》第九回:“如今天下有两样待宰相的,一样是吃饭穿衣,娱妻弄子的臭人……一样是卖国倾朝,谨具平天冠,奉申白玉玺。”
1732

偃旗仆鼓

成语拼音:
yǎn qí pú gǔ
成语解释:
见“偃旗息鼓”。
成语出处:
宋·苏洵《权书·法制》:“偃旗仆鼓,寂若无气,严戢兵士,敢哗者斩。”
1733

远求骐骥

成语拼音:
yuǎn qiú qí jì
成语解释:
骐骥:良马。到远方去寻求良马。比喻各处访求人材。
成语出处:
《晋书·冯跋载记》:“吾远求骐骥,不知近在东邻,何识子之晚也!”
1734

以强欺弱

成语拼音:
yǐ qiáng qī ruò
成语解释:
以:凭借。凭借自己强大去欺负弱小群体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4回:“贤弟,我等忠义自守,以强欺弱,非所愿也。”
1735

燕雀岂知雕鹗志

成语拼音:
yàn què qǐ zhī diāo è zhì
成语解释: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同“燕雀安知鸿鹄志”。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玩江亭》第二折:“燕雀岂知雕鹗志,顽童不解老仙机。”
1736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成语拼音:
yǐ qí rén zhī dào,huán zhì qí rén zhī shēn
成语解释:
以:拿;治:惩处。用别人的办法来惩治别人。
成语出处:
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1737

用其所长

成语拼音:
yòng qí suǒ cháng
成语解释:
使用人的专长。
成语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六一居士》:“凡人材性不一,各有长短,用其所长,事无不举;强其所短,政必不逮。”
1738

饮泣吞声

成语拼音:
yǐn qì tūn shēng
成语解释:
泣:无声的哭;吞声:不敢出声。不敢放声大哭。
成语出处:
宋 王明清《玉照新志》第二卷:“怅然惨,娇魂怨,饮泣吞声。”
1739

饮气吞声

成语拼音:
yǐn qì tūn shēng
成语解释:
谓不喘气,不做声。形容忧惧惶恐。
成语出处:
南朝·梁·任孝恭《为汝南王檄魏文》:“关东英俊,河北雄才,痛桑梓沦芜,室家颠殒,饮气吞声,志申雠怨。”
1740

一齐天下

成语拼音:
yī qí tiān xià
成语解释:
齐:统一。一统天下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今陛下临制海内,一齐天下,口虽未言,声疾雷电,令虽未发,行化如神。”
* qi成语,qi的成语,带qi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