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的成语 (2378个)
-
1281
实与有力
- 成语拼音:
- shí yù yǒu lì
- 成语解释:
- 与:参与,在里面。确实在里边出了力。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他之所以能够安然离开西安,除西安事变的领导者张杨二将军之外,共产党的调停,实与有力。”
-
1282
涩于言论
- 成语拼音:
- sè yú yán lùn
- 成语解释:
- 形容说话迟钝。
- 成语出处:
- 《宋书·南郡王义宣传》:“生而舌短,涩于言论。”
-
1283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成语拼音:
- shān yǔ yù lái fēng mǎn lóu
- 成语解释:
-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 成语出处:
- 唐 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1284
岁聿云暮
- 成语拼音:
- suì yù yún mù
- 成语解释:
- 见“岁聿其莫”。
- 成语出处:
- 《魏书·乐志》:“既岁聿云暮,三朝无远,请共本曹尚书及郎中部率呈试。”
-
1285
食鱼遇鲭
- 成语拼音:
- shí yú yù qīng
- 成语解释:
- 比喻调换口味,使不单调。鲭,鱼肉合烧的美味。
- 成语出处:
- 唐·皮日休《序》:“亦由食鱼遇鲭,持内偶僎。”
-
1286
事与愿违
- 成语拼音:
- shì yú yuàn wéi
- 成语解释: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成语出处:
- 三国 魏 稽康《幽愤》诗:“嗟我愤叹,曾莫能俦。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
1287
死有余僇
- 成语拼音:
- sǐ yǒu yú xié
- 成语解释:
- 犹死有余辜。
- 成语出处:
- 明·沈德符《野获编·世宗废后》:“至杀无辜,如文臣李梦阳、内臣何文鼎辈所奏,真死有余僇。”
-
1288
死有余罪
- 成语拼音:
- sǐ yǒu yú zuì
- 成语解释:
- 犹死有余辜。
- 成语出处:
- 东汉·班固《汉书·平当传》:“吾居大位,已负素餐之责矣,起受侯印,还卧而死,死有余罪。”
-
1289
死有余责
- 成语拼音:
- sǐ yǒu yú zé
- 成语解释:
- 犹死有余辜。
- 成语出处:
- 汉·荀悦《汉纪·哀帝纪》:“幸得充位宰相,不能进贤退不肖,以此负国,死有余责。”
-
1290
死有余诛
- 成语拼音:
- sǐ yǒu yú zhū
- 成语解释:
- 犹死有余辜。
- 成语出处:
- 宋·苏轼《谢除两职守礼部尚书表》:“臣等虽三尺之喙,日诵五车之书,反不如医卜执技之流、簿书奔走之吏,其为尸素,死有余诛。”
-
1291
池鱼之祸
- 成语拼音:
- shi yú zhī huò
- 成语解释:
- 见“池鱼之殃”。
- 成语出处:
-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道士道:‘不出三年,世运变革。地方将有兵戈大乱,不产这光景了。你快择善地而居,免受池鱼之祸。’”
-
1292
桑榆之景
- 成语拼音:
- sāng yú zhī jǐng
- 成语解释:
- 指晚年时光。
- 成语出处:
- 唐·刘禹锡《谢分司东都表》:“虽迫桑榆之景,犹倾葵藿之心。”
-
1293
事预则立
- 成语拼音:
- shì yù zé lì
- 成语解释:
- 指无论做什么事,事前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
- 成语出处:
- 《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1294
池鱼之虑
- 成语拼音:
- shi yú zhī lǜ
- 成语解释:
- 谓担忧无端受累遭灾。
- 成语出处:
- 《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罗店镇志》:“讹传丁国恩率大兵会剿罗店,盖以吾镇贼曾踞巢穴,人人抱池鱼之虑,一时惊惶无措,各扶老携幼避匿四乡,半皆露宿。”
-
1295
射鱼指天
- 成语拼音:
- shè yú zhǐ tiān
- 成语解释:
- 向天射鱼。喻虽劳而必无所获。
- 成语出处: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知度》:“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出。舜禹犹若困,而况俗主乎?”
-
1296
伤言扎语
- 成语拼音:
- shāng yán zhā yǔ
- 成语解释:
- 方言。谓说讽刺话。
- 成语出处:
-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嫂嫂指鸡骂狗,伤言扎语,家里一天也待不下去了。”
-
1297
矢志不渝
- 成语拼音:
- shǐ zhì bù yú
- 成语解释:
- 表示永远不变心。
- 成语出处:
- 《晋书 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
1298
始终不渝
- 成语拼音:
- shǐ zhōng bù yú
- 成语解释:
- 渝:变。自始至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 成语出处:
- 《晋书 陆晔传》:“格勤贞固,始终不渝。”
-
1299
竖子不足与谋
- 成语拼音:
- shù zǐ bù zú yǔ móu
- 成语解释:
- 竖子:小子;谋:计议,商量。这小子不足以商量大事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
1300
随者唱喁
- 成语拼音:
- suí zhě chàng yú
- 成语解释:
- 喁:应和的声音。指后者附和前者。形容随声附和
- 成语出处:
- 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
* yu成语,yu的成语,带yu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