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的成语 (4064个)
-
3921
正言直谏
- 成语拼音:
- zhèng yán zhí jiàn
- 成语解释:
- 以正义之语,规劝皇帝、上级、长辈或朋友。
- 成语出处:
- 三国 魏 桓范《谏争》:“今正言直谏,则近死辱而远荣宠,人情何好焉,此乃欲忠于主耳!”
-
3922
杼柚之空
- 成语拼音:
- zhù yòu zhī kōng
- 成语解释:
- 形容生产废弛,贫无所有。
- 成语出处:
- 语出《诗 小雅 大东》:“小东大东,杼柚其空。”郑玄笺:“言其政偏,失砥矢之道也。谭无他货,维丝麻尔,今尽杼柚不作也。”
-
3923
珠玉之论
- 成语拼音:
- zhū yù zhī lùn
- 成语解释:
-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 成语出处:
- 《书言故事·谈论类》:“不聆珠玉之论。”
-
3924
知鱼之乐
- 成语拼音:
- zhī yú zhī lè
- 成语解释:
- 乐:欢乐。比喻善于体会物情
- 成语出处:
- 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庄子曰:‘盆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3925
直言正论
- 成语拼音:
- zhí yán zhèng lùn
- 成语解释:
- 正直公道的言论。
- 成语出处:
- 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王荆公始用事,公以直言正论折之,不能胜。”
-
3926
瞻云陟屺
- 成语拼音:
- zhān yún zhì qǐ
- 成语解释:
- 陟:升,登;屺:没有草木的山。望云登山。比喻非常思念亲人
- 成语出处:
- 《诗经·魏风·陟岵》:“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
3927
知遇之荣
- 成语拼音:
- zhī yù zhī róng
- 成语解释:
- 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指受到赏识和重用的荣宠
- 成语出处: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1回:“臣子遭缝明圣之主,知遇之荣,不要说六尺之躯。”
-
3928
爪牙之士
- 成语拼音:
- zhǎo yá zhī shì
- 成语解释:
- 爪牙:比喻辅佐的人。指勇敢的卫士或得力的助手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越语上》:“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
3929
止于至善
- 成语拼音:
- zhǐ yú zhì shàn
- 成语解释:
-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成语出处:
-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3930
直言正色
- 成语拼音:
- zhí yán zhèng sè
- 成语解释:
- 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 成语出处:
- 《三国志·魏志·国渊传》:“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
-
3931
左右枝梧
- 成语拼音:
- zuǒ yòu zhī wú
- 成语解释:
- 支:支撑。撑住左边,挡住右边。形容处境困难,穷于应付,顾此失彼
- 成语出处:
- 宋·陆游《太息》:“春忧水潦秋防旱,左右枝梧且过年。”
-
3932
肘腋之下
- 成语拼音:
- zhǒu yè zhī xià
- 成语解释:
- 肘腋:胳膊肘与胳肢窝。比喻切近的地方
- 成语出处: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在,北畏曹公之疆,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正当斯这时,进退狼跋。”
-
3933
仗义执言
- 成语拼音:
- zhàng yì zhí yán
- 成语解释:
- 仗义:主持正义;执言:说公道话。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4回:“若以文、武、宣、平之灵,仗义执言,国悔罪,王室之福。”
-
3934
仗义直言
- 成语拼音:
- zhàng yì zhí yán
- 成语解释:
- 仗义:主持正义。指伸张正义,说公道话
- 成语出处:
-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回》:“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直言,救民水火。”
-
3935
肘腋之忧
- 成语拼音:
- zhǒu yè zhī yōu
- 成语解释:
- 肘腋:胳膊肘儿和夹肢窝,比喻极接近的地方。形容产生于身旁的祸患
- 成语出处:
- 明·沈德符《野获编·内臣兼常印厂》:“世宗神圣,以至今上,俱太阿在握,可无过虑。倘此例他日踵行,亦肘腋之忧。”
-
3936
终焉之志
- 成语拼音:
- zhōng yān zhī zhì
- 成语解释:
- 在此安身终老的想法。
- 成语出处:
- 南朝梁 沈约《宋书 傅隆传》:“义熙初,年四十,始为孟昶建威将军,员外散骑侍郎。坐辞兼,免。复为会稽征虏参军。家在上虞,及东归,便有终焉之志。”
-
3937
众阳之长
- 成语拼音:
- zhòng yáng zhī zhǎng
- 成语解释:
- 太阳的别称
- 成语出处:
- 东汉·班固《汉书·李寻传》:“夫日者众阳之长,辉光所烛,万里同晷。”
-
3938
簪缨之族
- 成语拼音:
- zān yīng zhī zú
- 成语解释:
- 簪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借指宦官。旧时指世代作官的人家
- 成语出处:
- 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一章:“金粉世家、簪缨之族多如牛毛当不在话下。”
-
3939
知足不殆
- 成语拼音:
- zhī zú bù dài
- 成语解释:
- 殆:危险。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危险
- 成语出处:
-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太傅疏广谓少傅受曰:‘吾闻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功成名遂而身退,天之道也。”
-
3940
知止不殆
- 成语拼音:
- zhī zhǐ bù dài
- 成语解释:
- 殆:危险。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 成语出处:
- 《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zhi成语,zhi的成语,带zhi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