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一字的成语 (1530个)

1241

望无边

成语拼音:
yī wàng wú biān
成语解释:
见“望无际”。
成语出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在鄱阳湖旁边的座大山上,太阳刚刚出来,把望无边的湖水照得金光闪闪。”
1242

望无际

成语拼音:
yī wàng wú jì
成语解释:
眼看不到边(际:边)。形容极其辽阔。
成语出处:
宋 秦观《蝶恋花》:“舟泊浔阳城下住,杳霭昏鸦,点点云边树。九派江分从此去,烟浓望空无际。”
1243

往无前

成语拼音:
yī wǎng wú qián
成语解释:
形容勇猛地、无畏地直向前进(往:直向前进;无前:前面没有东西能阻挡)。
成语出处:
明 孙传庭《官兵苦战斩获疏》:“曹变蛟遵臣指画,与北兵转战冲突,臣之步兵莫不往无前。”
1244

望无垠

成语拼音:
yī wàng wú yín
成语解释:
辽远广阔,看不到边际
成语出处:
冯德英《苦菜花》第十章:“轮火红的太阳升起来,普照着望无垠的原野。”
1245

望无涯

成语拼音:
yī wàng wú yá
成语解释:
涯:边际。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成语出处:
清·庾岭劳人《蜃楼志》第11回:“二人上了山头,千峰错落,望无涯。”
1246

物降

成语拼音:
yī wù xiáng yī wù
成语解释:
指有种事物,就会有另种事物来制服它。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1回:“常言道,'物降物'哩。你好违了旨意?”
1247

成语拼音:
yī wǔ yī shí
成语解释:
五个;十个地计数。指原原本本;清清楚楚;毫无遗漏。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1248

成语拼音:
yī wù yī zhǔ
成语解释:
件物品有个主人。指物品有归宿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衣袄车》第折:“这披挂主,看有什么人来。”
1249

成语拼音:
yī wù yī zhì
成语解释:
指有种事物,就会有另种事物来制服它
成语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6回:“法空这等铜筋铁骨,偏遇着文忠臣,更狠似他,真个制。”
1250

往直前

成语拼音:
yī wǎng zhí qián
成语解释:
见“往无前”。
成语出处:
陶成章《浙案纪略》第四章第二节:“其行事也,常鼓往直前之气,而不虑其他。”
1251

误再误

成语拼音:
yī wù zài wù
成语解释:
次错了;二次又错。形容不接受教训;屡犯错误。
成语出处:
《宋史 魏王廷美传》:“太宗尝以传国之意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耶?’”
1252

星半点

成语拼音:
yī xīng bàn diǎn
成语解释:
形容极少。
成语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他以为也许言语之间得罪了她,而她以为即使有星半点的顶撞也犯不着这么客气。”
1253

泻百里

成语拼音:
yī xiè bǎi lǐ
成语解释:
见“泻千里”。
成语出处:
唐·韩愈《贞女峡》诗:“悬流轰轰射水府,泻百里翻云涛。”
1254

笑百媚

成语拼音:
yī xiào bǎi mèi
成语解释:
形容美人的笑态。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长恨歌》:“回眸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1255

蟹不如

成语拼音:
yī xiè bù rú yī xiè
成语解释:
比喻个不如个,越来越差。
成语出处:
宋 苏轼《艾子杂说》:“艾子行于海上……艾子喟然叹曰:‘何蟹不如蟹也!’”
1256

解不如

成语拼音:
yī xiè bù rú yī xiè
成语解释:
解:通“蟹”。比喻个不如个,越来越差
成语出处:
明·沈德符《野获编·释道·禅林诸名宿》:“至近日,宗门诸名下,争以坛坫自高,相驳相嘲,以至相妒相詈,真解不如解矣。”
1257

些半些

成语拼音:
yī xiē bàn xiē
成语解释:
形容极少。
成语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老实句,‘打开板壁讲亮话’,这事些半些,几十两银子的话,横竖做不来。”
1258

言行抱

成语拼音:
yán xíng bào yī
成语解释:
犹言言行致。
成语出处:
汉·贾谊《新书·道述》:“言行抱谓之贞,反贞为伪。”
1259

言行不

成语拼音:
yán xíng bù yī
成语解释:
说的和做的不致。
成语出处:
《逸周书 官人》:“言行不类相似,始终相悖。”
1260

响百应

成语拼音:
yī xiǎng bǎi yìng
成语解释:
应:响应。有响声,马上有很多人响应
成语出处:
* 一的成语,带一字的成语,包含一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