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世字的成语 (319个)

101

公诸于

成语拼音:
gōng zhū yú shì
成语解释:
向社会上公开,使人们知道
成语出处:
《上饶集中营·茅家岭地狱》:“把许多革命青年、爱国志士的遭遇,公诸于。”
102

花花

成语拼音:
huā huā shì jiè
成语解释:
指热闹繁华的地方或灯红酒绿寻欢作乐的场所。也泛指人间。含贬义。
成语出处:
宋 文及翁《贺新郎 西湖》词:“回首洛阳花界,烟渺黍离之地。”
103

花锦

成语拼音:
huā jǐn shì jiè
成语解释:
指繁华之地。同“花花界”。
成语出处:
《警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到永乐爷从北平起兵靖难,迁于燕都,是为北京。只因这一迁,把个苦寒地面,变作花锦界。”
104

鸿均之

成语拼音:
hóng jūn zhī shì
成语解释:
鸿:大;均:平。指太平盛
成语出处:
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夫鸿均之,何物不乐。”
105

恍如隔

成语拼音:
huǎng rú gé shì
成语解释:
恍:仿佛;:三十年为一。指仿佛相隔了一。多用来形容对时间变迁、事物变化之大的感慨。
成语出处:
宋 范成大《吴船录》下卷:“发常州。平江亲戚故旧来相迓者,陆续于道,恍然如隔焉。”
106

恍若隔

成语拼音:
huǎng ruò gé shì
成语解释:
恍:仿佛;:三十年为一。仿佛隔了一。指因人事、景物变化很大而生的感触
成语出处:
明·袁宏道《锦帆集·天池》:“屏山献青,画恋滴翠,两年尘土面目,为之洗尽。马首红尘,恍若隔矣。”
107

盗名

成语拼音:
huò shì dào míng
成语解释:
欺骗人,窃取名誉
成语出处:
汉 徐幹《中论 考伪》:“于是惑盗名之徒,因夫民之离圣教日久也,生邪端,造异术。”
108

动俗

成语拼音:
huá shì dòng sú
成语解释:
用浮夸的言行去惊动俗之人。
成语出处:
宋·曾巩《殿中丞致仕王君墓志铭》:“其为人,居家孝友,遇人和易质厚,不为聪明技巧以哗动俗。”
109

魔王

成语拼音:
hùn shì mó wáng
成语解释:
比喻扰乱人的凶人或骄纵恣肆的人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魔王。”
110

取宠

成语拼音:
huá shì qǔ chǒng
成语解释:
犹言哗众取宠。
成语出处:
明·归有光《送国子助教徐先生序》:“至于久而天下靡然,习其辞而不复知其原,士以哗取宠,苟一时之得以自负。”
111

取名

成语拼音:
huá shì qǔ míng
成语解释:
用浮夸的言行使人兴奋激动,博取虚名。
成语出处:
宋·陆游《除宝谟阁待制谢表》:“窃慕隐居求志之风,尤耻哗取名之事。”
112

河沙

成语拼音:
hé shā shì jiè
成语解释:
指多如恒河沙数的佛界。语本《金刚经·一体同观分》:“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界如是,宁为多不?”
成语出处:
语出《金刚经·一体同观分》:“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界如是,宁为多不?”南汉·张瀛《赠琴棋僧歌》:“河沙界尽空空,一存寒灰冷灯畔。”
113

诬民

成语拼音:
huò shì wū mín
成语解释:
指蛊惑人。
成语出处:
明刘若愚《酌中志 内臣职掌纪略》:“极厌憎释教,以为惑诬民,最宜摈绝者。”
114

经风雨,见

成语拼音:
jīng fēng yǔ,jiàn shì miàn
成语解释:
经过许多磨难,见多识广。形容人的生活阅历丰富
成语出处:
毛泽东《组织起来》:“我们共产党员应该经风雨,见面;这个风雨,就是群众斗争的大风雨,这个面,就是群众斗争的大面。”
115

金革之

成语拼音:
jīn gé zhī shì
成语解释:
金革:兵器和铠甲;:时代。战乱的年月
成语出处:
南朝·梁·庾信《为杞公让宗师骠骑表》:“当今玉烛调和,既非金革之。”
116

久经

成语拼音:
jiǔ jīng shì gù
成语解释:
俗,俗气,老于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5回:“这老头儿虽说粗豪,却是个久经故的,须是不露一毫芒角才引得出他的真话来呢。”
117

经纶济

成语拼音:
jing lun ji shi
成语解释:
指具有治理国家,经济民的才能。经纶:整理丝缕,引申为处理国家大事。济:救
成语出处:
元·郑德辉《伊尹耕莘》第二折:“想你学成经纶济之策,立国安邦之谋。”
118

极乐

成语拼音:
jí lè shì jiè
成语解释:
佛教指阿弥陀佛成道时所居住的乐土;是一块可以摆脱人间一切烦恼的净土。后泛指无忧无虑、快乐如意的理想境界。
成语出处:
《阿弥陀经》:“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界名曰极乐。”
119

觉人觉

成语拼音:
jué rén jué shì
成语解释:
指启发人觉悟
成语出处:
清 郑燮《序》:“若遇争名夺利之场,正好觉人觉。”
120

安邦

成语拼音:
jì shì ān bāng
成语解释:
济:拯救。邦:国家。拯救时,安定国家。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九同堂》第一折:“你学济安邦策,按六韬三略书。”
* 世的成语,带世字的成语,包含世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