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信字的成语 (124个)

101

以为实

成语拼音:
xìn yǐ wéi shí
成语解释:
:相。指把虚无的当作真实存在的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5卷:“况且窝盗为事,声名扬开去不好听,别人不管好歹,以为实,就怕来缠帐。”
102

以为真

成语拼音:
xìn yǐ wéi zhēn
成语解释:
把假的当作真的。:相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只因他平日冒称是宰相房玄龄之后,在人前夸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来历,以为真,把他十分敬重。”
103

誉卓著

成语拼音:
xìn yù zhuó zhù
成语解释:
卓著:突出显著。用与名誉特别好
成语出处:
104

嘴胡说

成语拼音:
xìn zuǐ hú shuō
成语解释:
:由。由着嘴胡说八道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别是宝玉有嘴无心,傻子似的从没个忌讳,高兴了嘴胡说也是有的。”
105

小忠小

成语拼音:
xiǎo zhōng xiǎo xìn
成语解释:
小表忠心,小讲用。多指借此所采取的手段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4回:“在献公前,小忠小,贡媚取怜。”
106

言必,行必果

成语拼音:
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
成语解释:
:守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用,做事一定办到。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言必,行必果,硁硁,固执然小人哉!”
107

言而不

成语拼音:
yán ér bù xìn
成语解释:
见“言而无”。
成语出处:
《淮南子·泰族训》:“施而不仁,言而不,怒而不威,是以外貌为之者也。”
108

言而无

成语拼音:
yán ér wú xìn
成语解释:
用。说话不算数;没有用。原作“言而不”。
成语出处:
《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也;言而不,何以为言?”
109

言而有

成语拼音:
yán ér yǒu xìn
成语解释:
说出话来算数;有用。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
110

云期雨

成语拼音:
yún qī yǔ xìn
成语解释:
指男女约定幽会的日期。
成语出处:
宋·欧阳修《品令》词:“懊恼人人薄幸。负云期雨。”
111

鱼书雁

成语拼音:
yú shū yàn xìn
成语解释:
见“鱼书雁帖”。
成语出处:
《雍熙乐府·古调石榴花·闺思》:“总是伤情别离,则这鱼书雁,冷清清杳无踪迹。”
112

杳无

成语拼音:
yǎo wú xìn xī
成语解释:
同“杳无音”。
成语出处:
明·汤显祖《邯郸记》第十八出:“一从卢郎征西,杳无息,不知彼中征战若何。”
113

杳无音

成语拼音:
yǎo wú yīn xìn
成语解释:
杳:不见踪影;没有迹象;音:消息;回。形容息断绝;了解不到对方的情况。
成语出处:
宋 黄孝迈《咏水仙》词:“警鸿去后,轻抛素袜,杳无音。”
114

参半

成语拼音:
yí xìn cān bàn
成语解释:
怀疑相各占一半。
成语出处:
宋 魏了翁《江陵别安抚书》:“少之时,有言人之簠簋不饰者,辄咎其诬人;迨稍涉世,疑参半,今则其有是人也。”
115

言行

成语拼音:
yán xíng xìn guǒ
成语解释:
见“言必,行必果”。
成语出处:
郭沫若《沁园春·祝中日恢复邦交》词:“从今后,望言行果,和睦万邦。”
116

行果

成语拼音:
yán xìn xíng guǒ
成语解释:
见“言必,行必果。”
成语出处:
梁启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发端及其略传》:“正直谨严,言行果。”
117

音稀

成语拼音:
yīn xī xìn yǎo
成语解释:
杳:深远,无影无声。音一点也得不到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字字锦》曲:“想杀人也天,盼杀人也天,短命冤家,音稀杳,莫不误约盟言。”
118

杳无

成语拼音:
yīn xìn yǎo wú
成语解释:
没有一点消息。
成语出处:
明·吾邱瑞《运甓记·剪发延宾》:“盼前程音杳无。”
119

治兵以

成语拼音:
zhì bīng yǐ xìn
成语解释:
治兵:管理军队,训练军队。指要用义来统驭军队
成语出处:
《握奇经·八阵总述》:“治兵以,求胜以奇;不可易,战无常规。”
120

忠款诚

成语拼音:
zhōng kuǎn chéng xìn
成语解释:
款:诚恳。真诚守,没有二心
成语出处:
汉·刘向《列女传·齐桓卫姬颂》:“齐桓卫姬,忠款诚。”
* 信的成语,带信字的成语,包含信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