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八字的成语 (184个)

121

七上

成语拼音:
qī shàng bā xià
成语解释:
形容心神不安的惊惶样子。
成语出处:
宋 宗杲说《大慧普觉禅师语录》第21卷:“方寸里七上下,如咬生铁橛,没滋味时,切莫退志。”
122

七舌

成语拼音:
qī shé bā zuǐ
成语解释:
同“七嘴舌”。
成语出处:
丁玲《奔》:“茶馆里又围了许多人,都把他们当做谈话的中心,七舌嘴,然而没有一句话可以暂时使他们宽心一下。”
123

七推

成语拼音:
qī tuī bā zǔ
成语解释:
比喻有意为难。
成语出处:
明 高明《琵琶记 蔡公逼试》:“我教你赴选,也只是要改换门闾,光显祖宗,你却七推阻,有这许多说话。”
124

七窝

成语拼音:
qī wō bā dài
成语解释:
詈词。指全部眷属家族。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却只怕那水里有甚么眷族老小,七窝代的都来,我就弄他不过。”
125

七弯

成语拼音:
qī wān bā guǎi
成语解释:
见“七湾拐”。
成语出处:
《十月》1981年第1期:“过了一岗又一岗,一坡又一坡,上上下下,七弯拐,又走了十多里才真正到了狼牙山脚下、我们要住下的村子。”
126

七湾

成语拼音:
qī wān bā guǎi
成语解释:
亦作“七弯拐”。①多处弯曲,不断转变方向。②形容做事不直截了当。
成语出处:
郭沫若《孔雀胆》第四幕第一场:“好啦,好啦,不要太自负了,被你七湾拐的几下子,连我都拿不定主意来了。”
127

七歪

成语拼音:
qī wāi bā niǔ
成语解释:
形容歪斜不正。
成语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四回:“一路冲浸之处,不可胜数,慢说房屋四分五落,连树木也是七歪扭。”
128

七言

成语拼音:
qī yán bā yǔ
成语解释:
形容人多语杂。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三回:“妹子一心想笑话,你们七言语,那里还敢理会,实实不曾听得。”
129

七纵

成语拼音:
qī zòng bā héng
成语解释:
形容奔放自如。
成语出处: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及其透彻,则七纵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
130

七折

成语拼音:
qī zhé bā kòu
成语解释:
比喻折扣很大,减掉了很多。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8回:“这里的客店钱,就拿两块洋钱出来,由得他七折扣的勉强用了。”
131

七嘴

成语拼音:
qī zuǐ bā shé
成语解释:
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也比喻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
成语出处:
《好逑传》第五回:“众人正跑得有兴头上,忽被铁公子拦住,便七嘴舌地乱嚷。”
132

七足

成语拼音:
qī zú bā shǒu
成语解释:
见“七脚手”。
成语出处:
沙汀《替身》:“这时候,那个可怜的盐客,已经在七足手下打扮好了。”
133

七子婿

成语拼音:
qī zǐ bā xù
成语解释:
唐郭子仪有子人,婿七人,皆朝廷重官。见《旧唐书·郭子仪传》。后因以“七子婿“形容子、婿众多。
成语出处:
《旧唐书·郭子仪传》载:唐郭子仪有子人,婿七人,皆朝廷重官。
134

七张

成语拼音:
qī zhāng bā zuǐ
成语解释:
同“七嘴张”。
成语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回:“岳大爷见兄弟们七张嘴,心中暗想:‘我若不去,众兄弟把我看轻了,只道我没有胆量了。’”
135

七嘴

成语拼音:
qī zuǐ bā zhāng
成语解释:
形容人多语杂。
成语出处:
《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众官员一拥而前,七嘴张的,都问道:‘世子何在?’”
136

般兵器

成语拼音:
shí bā bān bīng qì
成语解释:
本指刀枪剑戟等十种古式兵器。后泛指多种武器。亦比喻多种技能。
成语出处:
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第六十回:“马静一瞧,大殿前摆着家伙,十般兵器,一应俱全。”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回:“若论十般兵器,我[十三妹]都算拿得起。”
137

般武艺

成语拼音:
shí bā bān wǔ yì
成语解释:
①使用十般兵器的本领。亦泛指多种武艺。②比喻多种技能。
成语出处:
元 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一折:“凭着俺十般武艺,定下了六十四处征尘。”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史进每日求王教头点拨十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那十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叉。”
138

层地狱

成语拼音:
shí bā céng dì yù
成语解释:
层:重。地狱: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认为人在生时为非作恶,死后进入十层地狱,不得翻身。比喻悲惨的报应。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我赖了你的,我堕十层地狱。”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九卷:“分明是十层地狱的苦鬼,直升到三十三天去了。”
139

四冲

成语拼音:
sì chōng bā dá
成语解释:
同“四冲六达”。
成语出处: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横通》:“然通之为名,盖取譬于道路,四冲达,无不可至,谓之通也。”
140

四方

成语拼音:
sì fāng bā miàn
成语解释:
到处;各个方面。
成语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怀岳禅师》:“忽遇四方面来怎么生?”宋·杨万里《过百家渡四绝句》之二:“莫问早行奇绝处,四方面野香来。”
* 八的成语,带八字的成语,包含八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