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实字的成语 (152个)

101

循名督

成语拼音:
xún míng dū shí
成语解释:
循:依照;督:督责。按照名义来要求内容,以考察是否名副其
成语出处:
《北齐书·文宣帝纪》:“譬诸木犬,犹彼泥龙,循名督,事归乌有。”
102

循名核

成语拼音:
xún míng hé shí
成语解释:
犹言循名责
成语出处:
明·张居正《答浙江吴巡抚》:“明主在上,方翕受敷施,循名核,以兴太平之治。”
103

循名校

成语拼音:
xún míng jiào shí
成语解释:
循:依照;校:查对。按照名义来要求内容,以考察是否名副其
成语出处:
《晋书·刘弘传》:“皆功行相参,循名校,条列行状,公文具上。”
104

循名考

成语拼音:
xún míng kǎo shí
成语解释:
循:依照;责:要求。按其名而求其,要求名相符。亦作循名责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傅嘏《难刘劭考课法论》:“夫建官均职,清理民物,所以务本也,循名考,纠励成规,所以治末也。”
105

循名课

成语拼音:
xún míng kè shí
成语解释:
犹言循名责
成语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表》:“章以造阙,风矩应明;表以致禁,骨采宜耀,循名课,以章为本者也。”
106

循名责

成语拼音:
xún míng zé shí
成语解释:
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求际内容;使得名相符。循:依着;责:求。
成语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定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
107

向声背

成语拼音:
xiàng shēng bèi shí
成语解释:
向往虚名而不求际;注重传闻而背离事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常人贵远贱亲,向声背;又患暗于自见,谓己为贤。”
108

先声后

成语拼音:
xiān shēng hòu shí
成语解释:
声:声势;力。比喻先用声势挫折敌方士气,然后交战。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兵固有先声而后者,此之谓也。”
109

失度

成语拼音:
xū shí shī dù
成语解释:
失度:失调。虚与失去平衡
成语出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力命》:“一曰矫氏,二曰愈氏,三曰卢氏,诊其所疾,矫氏谓季梁曰:‘汝寒温不节,虚失度。’”
110

主义

成语拼音:
xiàn shí zhǔ yì
成语解释:
注重事或现,反对一切不切际或空想的性格
成语出处:
毛泽东《论持久战》:“虽可能有张伯伦一类的迁就所谓‘既成事’的‘现主义’的调头出现,但主要的国际势力将变到进一步地援助中国。”
111

虚往

成语拼音:
xū wǎng shí guī
成语解释:
无所知而往,有所得而归。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德充符》:“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而归。”
112

虚虚

成语拼音:
xū xū shí shí
成语解释:
假假真真,以假乱真。指军事上讲究策略,善于迷惑对方。也指文艺作品中虚写、写并用,表现方法耐人思索回味。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岂不闻兵法‘虚虚’之论?操虽能用兵,只此可以瞒过他也。”
113

信以为

成语拼音:
xìn yǐ wéi shí
成语解释:
信:相信。指把虚无的当作真存在的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5卷:“况且窝盗为事,声名扬开去不好听,别人不管好歹,信以为,就怕来缠帐。”
114

言多失

成语拼音:
yán duō shī shí
成语解释:
所说的话多数不符合事
成语出处:
《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平话》下卷:“宋齐丘不欲唐主割地,谓李德明轻佻,言多失。”
115

言过其

成语拼音:
yán guò qí shí
成语解释:
言:语言;过:超过;越过;际。原指言语不;超过自己的际能力。现多指说话说得过分夸张、不符合际。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马良传》:“马谡言过其,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116

誉过其

成语拼音:
yù guò qí shí
成语解释:
誉:声誉,声名。名声超过了其人的际情况
成语出处:
《晋书·王羲之传》:“此数子者,皆誉过其。”
117

缘名失

成语拼音:
yuán míng shī shí
成语解释:
缘:循沿。从事物表面的名义出发去探求事物,没有得到事物真的本质
成语出处:
宋·苏轼《震奎阁碑》:“汉明以察为明,而梁武以弱为仁,皆缘名失,去佛远甚。”
118

异名同

成语拼音:
yì míng tóng shí
成语解释:
名称不同,质一样。
成语出处:
《庄子·知北游》:“异名同,其指一也。”
119

有名无

成语拼音:
yǒu míng wú shí
成语解释:
光有虚名;并无事。指际上并不是那么好。
成语出处:
《国语 晋语八》:“吾有卿之名,而无其。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120

有名亡

成语拼音:
yǒu míng wáng shí
成语解释:
见“有名无”。
成语出处:
《汉书·循吏传·黄霸》:“臣敞非敢毁丞相也,诚恐群臣莫白,而长吏守丞畏指……并行伙貎,有名亡。”
* 实的成语,带实字的成语,包含实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