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应字的成语 (128个)

101

权通变

成语拼音:
yīng quán tōng biàn
成语解释:
谓顺机宜,采取变通的措施。
成语出处:
晋·习凿齿《汉晋春秋》:“昔孝文卑辞匈奴,先帝优与吴盟,皆权通变,弘思远益,非匹夫之为忿者也。”
102

刃而解

成语拼音:
yīng rèn ér jiě
成语解释:
犹言迎刃而解。比喻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成语出处:
梁斌《播火记》:“虽然有好多问题事先没有商量,有朱老忠在,也就刃而解了。”
103

声虫

成语拼音:
yìng shēng chóng
成语解释:
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
成语出处:
唐·刘束《隋唐嘉话》:“有患声病者,问医官苏澄,……过至他药,复如初。澄因为处方,以此药为主,其病自除。”
104

时对景

成语拼音:
yìng shí duì jǐng
成语解释:
:适合;对:相合。适合当时的情景。
成语出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八回:“时对景,我们各贺一杯,你再说飞觞吧。”
105

时而生

成语拼音:
yìng shí ér shēng
成语解释:
天命而产生。现指适时机而产生
成语出处:
姚华《曲海一勺》:“文章时而生,体各有当。”
106

天从民

成语拼音:
yìng tiān cóng mín
成语解释:
:接受。适天命,顺从人心
成语出处:
《南齐书·谢腀传》:“陛下受命,天从民。”
107

天从人

成语拼音:
yīng tiān cóng rén
成语解释:
:顺,顺。上顺天命,下适民意。旧常用作颂扬建立新的朝代。亦作“天从民”、“天从物”。
成语出处:
《梁书·颜协传》:“我自天从人,何预天下士大夫事?而颜见远乃至于此也。”
108

天从物

成语拼音:
yìng tiān cóng wù
成语解释:
:接受。适天命,顺从人心
成语出处:
《周书·武帝纪》:“朕天从物,伐罪吊民,一鼓而荡平阳,再举而摧劲敌。”
109

天承运

成语拼音:
yīng tiān chéng yùn
成语解释:
天命,受天世运。
成语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酒诫》:“汉高天承运革命,向虽不醉,犹当斩蛇。”
110

图受箓

成语拼音:
yìng tú shòu lù
成语解释:
图:河图;箓:符箓。顺符箓的预言,承受河图的象征。指当皇帝是出于天意
成语出处:
《旧唐书·礼仪志》:“物极而复,天祚我唐,武、文二后,图受箓。”
111

天顺民

成语拼音:
yīng tiān shùn mín
成语解释:
见“天顺人”。
成语出处:
《周易·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在而乎人。”
112

天授命

成语拼音:
yìng tiān shòu mìng
成语解释:
天意,承受天命
成语出处:
唐·韦绚《嘉话录》:“乃知圣人天授命,享国年深,岂是徒然!”
113

天受命

成语拼音:
yìng tiān shòu mìng
成语解释:
天意,承受天命
成语出处:
《晋书·谢琨传》:“陛下天受命,登坛日恨不得谢益寿奉玺绂。”
114

天顺人

成语拼音:
yìng tiān shùn rén
成语解释:
:适,适合。顺天命,合乎人心。
成语出处:
《周易 革》:“汤武革命,顺乎在而乎人。”
115

天顺时

成语拼音:
yìng tiān shùn shí
成语解释:
:适天命顺时势。用来颂扬新建立的封建朝代
成语出处:
《晋书·元帝纪》:“爰暨世祖,天顺时,受兹明命。”
116

一响百

成语拼音:
yī xiǎng bǎi yìng
成语解释:
:响。一有响声,马上有很多人响
成语出处:
117

弦而倒

成语拼音:
yīng xián ér dǎo
成语解释:
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倒下。形容射箭技艺高超。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弦而倒。”
118

遥相呼

成语拼音:
yáo xiāng hū yìng
成语解释:
遥远:远远地。:照。指远远地互相照。配合。
成语出处:
《清史稿 许友信传》:“且郑成功出没闽、浙,奉其为号,遥相和,声势颇张。”
119

遥相

成语拼音:
yáo xiāng yìng hè
成语解释:
遥:远。远远地互相联系,互相配合
成语出处:
《清史稿·许友信传》:“且郑成功出没闽、浙,奉其伪号,遥相和,声势颇张。”
120

运而出

成语拼音:
yìng yùn ér chū
成语解释:
天命而产生。现指适时机而产生
成语出处:
孙中山《建国方略·知行总论》:“由此观之,凡为需要所迫,不独人类能运而出,创造发明,即物类亦有此良能。”
* 应的成语,带应字的成语,包含应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