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异字的成语 (143个)

121

苔同岑

成语拼音:
yì tái tóng cén
成语解释:
岑:小而高度山。不同的青苔长在同一座山上。比喻朋友志同道合
成语出处:
晋·郭璞《赠温峤》诗:“人亦有言,松竹有林,及余臭味,苔同岑。”
122

途同归

成语拼音:
yì tú tóng guī
成语解释: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路而同归。”
123

涂同归

成语拼音:
yì tú tóng guī
成语解释:
通过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成语出处:
汉 桓宽《盐铁论 论儒》:“圣人涂同归,或行或止,其趣一也。”
124

文鄙事

成语拼音:
yì wén bǐ shì
成语解释:
奇字僻典和庸俗浅陋之事
成语出处:
125

闻传说

成语拼音:
yì wén chuán shuō
成语解释:
不同寻常的奇的消息。
成语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6回:“诧得那合学生员,街上的百姓,通国的乡绅,面面相觑,当做件闻传说!”
126

姓骨肉

成语拼音:
yì xìng gǔ ròu
成语解释:
骨肉:血缘关系相同的人。虽然不同姓但像骨肉兄弟一样亲近
成语出处:
《魏书》:“尚自少侍从,尽诚竭节,虽云姓,其犹骨肉。”
127

香扑鼻

成语拼音:
yì xiāng pū bí
成语解释:
不同寻常的香味扑鼻而来。
成语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4回:“土行孙看见妃子脸似桃花,香扑鼻,不觉动力欲心。”
128

想天开

成语拼音:
yì xiǎng tiān kāi
成语解释:
:奇、奇特;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形容想法非常离奇、荒唐。或指解放思想。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刑部书吏得了他的贿赂,便想天开的设出一个法来。”
129

成语拼音:
yì xiāng yì qì
成语解释:
的香味和气息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他就说了个海上仙方儿,又拾了一包末药作引子,气的。”
130

议蜂起

成语拼音:
yì yì fēng qǐ
成语解释:
蜂起:像蜜蜂一样涌出。各种议论像蜜蜂一样涌现出来
成语出处:
唐·卢照邻《南阳公集序》:“近日刘勰《文心》,钟嵘《诗品》议蜂起,高谈不息。”
131

日新

成语拼音:
yuè yì rì xīn
成语解释:
同“日新月”。
成语出处: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比见国家奋筹富强之术,月日新,不遗余力,骎骎乎将与欧洲并驾矣。”
132

域殊方

成语拼音:
yì yù shū fāng
成语解释:
极远的域他乡
成语出处:
明·王守仁《痊旅文》:“连峰际天合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莫知西东兮维无则同,域殊方兮环海之中。”
133

政殊俗

成语拼音:
yì zhèng shū sú
成语解释:
政:不同的政教;殊俗:不同的风俗。指偏离正道的正教会风俗
成语出处:
《诗经》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134

枝别条

成语拼音:
zhī bié tiáo yì
成语解释:
比喻头绪纷乱。
成语出处:
汉张衡《求合正三史表》:“臣伏见陛下思光先绪,以典籍为本,而史书枝别,不同一贯。”
135

竹柏

成语拼音:
zhú bǎi yì xīn
成语解释:
比喻志向不合或表象不同。
成语出处:
《楚辞 东方朔〈七谏 初放〉》:“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心。”王逸注:“竹心空,屈原自喻志通达也;柏心实,以喻君暗塞也。言己性达道德,而君闭塞,其志不合,若竹柏之心也。”
136

自厝同

成语拼音:
zì cuò tóng yì
成语解释:
指自找矛盾,互相不和。
成语出处:
《宋书 沈攸之传》:“卿忘廉、蔺、寇、贾之事邪?吾本以济国活家,岂计彼此之升降。且我能下彼,彼必不能下我,共济艰难,岂可自厝同。”
137

诛锄

成语拼音:
zhū chú yì jǐ
成语解释:
指清除反对自己或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诛:杀害;锄:铲除。
成语出处:
《梁书 止足 陶季直传》:“齐武帝崩,明帝作相,诛锄己,季直不能阿意,明帝颇忌之,乃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
138

争奇斗

成语拼音:
zhēng qí dòu yì
成语解释:
竞相争斗,标新立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5卷:“吟坛才子争奇斗,各献所长。”
139

甄奇录

成语拼音:
zhēn qí lù yì
成语解释:
谓选拔录用优秀的人才。
成语出处:
《三国志·吴志·步骘传》:“骘于是条于时事业在荆州界者,诸葛瑾……李肃、周条、石幹十一人,甄别形状。”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李肃]善论议,臧否得中,甄奇录,荐述后进,题目品藻,曲有条贯,众以此服之。”
140

珍禽

成语拼音:
zhēn qín yì shòu
成语解释:
珍:珍贵的;禽:鸟的总称。指贵重奇的动物。
成语出处:
《尚书 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常,不于国。”
* 异的成语,带异字的成语,包含异字的成语。